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4.26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晉楚對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示自己有統一中原的實力。西元前597年,楚軍大敗晉軍於邲,莊王聲勢已超越晉國。晉國為了恢復頹勢,刻意經營山西一帶,滅赤狄等由北南下的異族勢力,完全控制了現在的山西省。接著又在鞍大敗楚的盟國─齊,聲勢復壯。這時,位居楚晉兩國之間的中原小國,因為連年遭遇兩大強國的戰爭蹂躪,而有弭兵之議。西元前579年,經宋大夫華元的努力,晉楚兩國簽訂了不戰條約。但是沒幾年,和平又宣告瓦解。晉楚兩國大戰於今日的河南縣,楚軍大敗,楚共王負傷。之後,戰爭連年不絕,晉國等又發生內亂。各國均已疲憊不堪,要求和平之勢日益抬頭。西元546年,宋大夫向...
綠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輕時代就展現的敏銳感、明朗風,所以在語言的選擇上,他仍採取平易近人的生活語言;在意象的使用上,也不刻意斧鑿以求詭妙出奇──但另一方面,綠蒂卻又能夠這樣平易的語言、常見的意象,通過生命的觀照、生活的觸感,營造出恬淡而鮮活的詩境。]
打擊異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用手段攻訐和自己立場不同的人。[例]大家既在同一機關做事,便是一家人,不該刻意的打擊異己。
重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利為重。《莊子.刻意》:「眾人重利,廉士重名。」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萬頭千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頭萬緒」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曹植〈自試令〉(據《文館詞林.卷六九五》引)令:吾昔以信人之心,無忌於左右,深為東郡太守王機、防輔吏倉輯等任所詿白,獲罪聖朝,身輕於鴻毛,而謗重於太山。賴蒙帝主天地之仁,違百寮之典議,捨三千之首戾,反我舊居,襲我初服,雲雨之施,焉有量哉。反旋在國,楗門退掃,形影相守,出入二載。機1>等吹毛求瑕2>,千端萬緒,然終無可言者。 〔注解〕 (1) 機:王機,三國魏人,曾任東郡太守,生卒年不詳。 (2) 吹毛求瑕:比喻刻意挑剔過失缺點。瑕,玉之小病。見「吹毛求疵」。
千緒萬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頭萬緒」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曹植〈自試令〉(據《文館詞林.卷六九五》引)令:吾昔以信人之心,無忌於左右,深為東郡太守王機、防輔吏倉輯等任所詿白,獲罪聖朝,身輕於鴻毛,而謗重於太山。賴蒙帝主天地之仁,違百寮之典議,捨三千之首戾,反我舊居,襲我初服,雲雨之施,焉有量哉。反旋在國,楗門退掃,形影相守,出入二載。機1>等吹毛求瑕2>,千端萬緒,然終無可言者。 〔注解〕 (1) 機:王機,三國魏人,曾任東郡太守,生卒年不詳。 (2) 吹毛求瑕:比喻刻意挑剔過失缺點。瑕,玉之小病。見「吹毛求疵」。
千頭百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頭萬緒」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曹植〈自試令〉(據《文館詞林.卷六九五》引)令:吾昔以信人之心,無忌於左右,深為東郡太守王機、防輔吏倉輯等任所詿白,獲罪聖朝,身輕於鴻毛,而謗重於太山。賴蒙帝主天地之仁,違百寮之典議,捨三千之首戾,反我舊居,襲我初服,雲雨之施,焉有量哉。反旋在國,楗門退掃,形影相守,出入二載。機1>等吹毛求瑕2>,千端萬緒,然終無可言者。 〔注解〕 (1) 機:王機,三國魏人,曾任東郡太守,生卒年不詳。 (2) 吹毛求瑕:比喻刻意挑剔過失缺點。瑕,玉之小病。見「吹毛求疵」。
懼高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疾病中焦慮症的一種類型。患者一到高處即表現出四肢無力、顫抖、暈眩等較常人嚴重的懼怕反應。經由治療可減輕症狀。[例]他患有懼高症,所以刻意避免居住在較高的樓層上。
上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下指著穿封戌說:「這位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一個縣官。這兩人當中,究竟是那一個捉到你的?」皇頡看到他刻意分別的手勢,也聽懂了話中的暗示,就順應著回答說:「我不敵王子圍,就敗下陣來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上下其手」,用來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亦用來形容帶有邪念,不禮貌地觸摸他人身體。
端架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意抬高自己的身分,待人傲慢。[例]愛端架子的人是不受歡迎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