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3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吏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舊時官制的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銓敘、階、黜陟等事。漢時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東漢改為吏部曹;魏晉以後皆稱為「吏部」。因專司銓選,故也稱為「銓部」。
忠孝兩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忠國家和孝順父母兩者都能兼顧。唐.白居易〈除程執恭檢校右僕射制〉:「業傳將略,名在籍;蘊天爵以修己,忠孝兩全。」《精忠岳傳》第三三回:「小弟聞得岳元帥忠孝兩全,大重義氣,我此去投他,公私兩便。」也作「忠孝雙全」。
名實不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典故或見於漢.彌衡〈鸚鵡賦〉。 (2) 《穀梁傳》:書名。戰國穀梁赤所撰。晉范甯作集解,唐楊士為之疏,清鍾文烝著穀梁補注。為春秋三傳之一。 (3) 宰衡:伊尹為阿衡,周公為太宰。漢帝兼采伊尹、周公的稱號,加王莽號為「宰衡」,位上公。後世沿用為宰相的通稱。 (4) 印信:政府機關使用的印章。有印、關防、鈐記、國璽、職章等類別。〔參考資料〕 漢.彌衡〈鸚鵡賦〉(據《文選.卷一三.賦.鳥獸上》引)嗟祿命之衰薄,奚遭時之險巇?豈言語以階亂,將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離。匪餘年之足惜,慜眾雛之無知。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羨西都之沃壤,識苦樂之異宜...
師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師。《穀梁傳.僖公三十二年》:「晉侯重耳卒。」唐.楊士.疏:「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宋.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京講書狀〉:「臣聞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學校,立師資,陳正道。」
懋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功、殊功。《晉書.卷七五.王湛等傳.史臣曰》:「雖崇懋績有闕於旂常,素德清規足傳於汗簡矣。」
緩步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安步當車」。見「安步當車」條。01.《北齊書.卷四五.文苑列傳.祖鴻》:「首戴萌蒲,身衣縕襏,出藝粱稻,歸奉慈親,緩步當車,無事為貴,斯已適矣,豈必撫塵哉。」02.明.方孝儒〈友筠軒賦〉:「世上有玉堂之貴,此豈無甕牖之安?乃緩步以當車,復謝崇而慕閑。」 
鴻猷懋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王室有難,起兵救援靖亂。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共立勤王之,無廢大君之命。」《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不幸遇了金虜猖獗,……四方勤王之師雖多,宰相主了和議,不許廝殺。」
干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人李鼎祚的《周易集解》、陸德明《經典釋文》中。后人有輯本,“元時有屠曾者,始輯其佚。明下德間,其孫重訂,其書刻在《鹽邑志林》,即今孫堂《漢魏二十一家易注》所據而補訂,武進張惠言梓入《易義別錄》,歷城馬國翰、甘泉黃 又據而參校習刊之,載《玉函山房輯佚書》、《漢堂叢書》中。孫、馬、黃三家輯本,互有詳略,然馬、黃多者二事,孫多者七事,較其得失,孫本為優”。(尚秉和語,見《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另外,根據其它典籍記載︰干寶還撰有︰《易音》、《毛詩音》、《周官禮注》、《答周官駁難》、《周官音》、《后養議》、《春秋左氏函傳義》...
空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切實際的言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封禪》:「空談非徵,德而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