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078.1274 ms
共 3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監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兩代在國子監讀書或取得進國子監讀書資格的人。具有此資格的人,就可以和秀才一樣應鄉試。取得資格的方法有兩種:一、廕監,即由祖先的勛勞資歷,按規定的制度取得。二、例監,即用捐納的方式取得。
|
誓海盟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海誓山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海誓山盟」典源作「河盟山誓」。漢高祖劉邦在平定天下後,對有功的軍臣加官賜爵、分封土地,《史記》裡列表敘述分封情形,並記載在賜封時,漢高祖誓言:「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意思是只要國家安定,眾功臣之勛爵必定永傳子孫。「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即是假使黃河乾涸,窄如衣帶;泰山崩壞,小如礪石(磨刀石)。你們的官爵才會變動。這是漢高祖向眾功臣許下的諾言,保證他們現在受封的爵位土地會世代相傳,絕不撤銷。所以唐代的司馬貞寫劉邦:「起沛入秦,憑謀仗計。紀勳書爵,河盟山誓。」就是描述這段以黃河、泰山為喻的誓言。後來「海誓山盟」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將「河...
|
殊塗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方法雖不同,所得的效果卻相同。參見「同歸殊途」條。《抱朴子.外篇.任命》:「或運思於立言,或銘勛乎國器,殊塗同歸,其致一焉。」
|
來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來歸附、來投誠。《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序》:「薰風潛暢,頌聲遐舉,越裳重譯,萬里來歸。」唐.韓愈〈圩者王承福傳〉:「天寶之亂,發人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勛,棄之來歸。」
|
真命天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奉天命而降生的皇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柳莊把內中一人看了一看,大驚,下拜道:『此公乃真命天子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要尋訪著了那位真命天子,做一個開國元勛。」
|
清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清廉公正。如:「清平政治」、「清平官吏」。《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魯恭》:「遷光祿勛,選舉清平,京師貴戚莫能枉其正。」
|
崇德報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賞有德行、有功業的人。《書經.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唐.楊烱〈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考於周典,崇德報功;稽於春秋,策勛命爵。」
|
提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明代設置,以勛戚大臣或太監充任。清代沿用,掌各省軍政、統轄諸鎮,為各道、省最高級的武官。
|
心愜意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攝,攝政,代替君主處理國政者。
(4) 豐:甄豐(?∼西元10),西漢人。平帝初,以左將軍光祿勛與王莽等定策安宗廟,封廣陽侯,為少傅。為王莽心腹,莽稱帝,按金匱拜為更始將軍、廣新公。後其子甄尋以作符命被王莽處死,遂自殺。
(5) 舜:王舜(?∼西元前11),西漢濟南東平陵人。王莽從弟。哀帝時嗣爵安陽侯。以車騎將軍迎立平帝。王莽居攝,以舜為太傅左輔。始建國元年,為太師,封安新公,尋病悸死。
(6) 歆:劉歆(西元?∼23)字子駿,後改名為秀,字穎叔,劉向之子。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
|
驚弦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驚弓之鳥」。見「驚弓之鳥」條。01.《穀梁傳.成公二年》楊士勛.疏:「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驚弦之鳥不可以應弓。」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