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斗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傳說中的野獸。明代賜內臣戚的朝服,均繡有此種野獸的形狀。
中流底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人為了證明自己功勞大,爭著要得到桃子,最後三人都因為爭桃感到羞愧自殺而亡。其中古冶子在誇耀其功時說:「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大意是:我曾經和國君一起渡河時,遇到一隻黿,牠咬住車子左邊那匹馬的腳,拖著潛入砥柱山那段湍急的水流中。這裡的砥柱山位於三門峽東,根據《水經注》記載,當年大禹治水時,這座山因為擋住水道而被鑿開,之後河水流到這裡就分流而過,這座山就像根巨大的柱子,屹立於黃河急流之中,所以取名為砥柱。後來「中流砥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獨立不撓、能擔當重任支撐大局的人。
汗馬之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戰功或工作的成績與辛勞。參見「汗馬之勞」條。《清史稿.卷五○○.遺逸傳一.李清傳》:「夫諸將事先帝,未收桑榆之效;事陛下,未彰汗馬之績。方應戴罪,何有勞?」
凌煙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今陝西省長安縣內,唐太宗為表彰功臣績所建的樓閣。內懸掛二十四名功臣的畫像,由閻立本繪,唐太宗親自作贊,褚遂良題閣。《新唐書.卷二.太宗本紀》:「戊申,圖功臣于凌煙閣。」唐.白居易〈題酒甕呈夢得〉詩:「凌煙閣上功無分,伏火爐中藥未成。」後泛指表彰功臣的殿閣。宋.汪藻〈醉別劉季高侍郎〉詩:「英姿合上凌煙閣,巧譖曾遭偃月堂。」
泰山之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泰山一般安定、穩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大惑也。」《東周列國志》第一六回:「內安百姓,外撫四夷,加於王室,澤布於諸侯,國有泰山之安,君享無疆之福。」
侮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他卻不同意,認為不必因為一人死而荒廢了天下大事,仍然執意出兵,就被劉禪派人追殺了。楊儀,自認為功至大,足以代替諸葛亮輔政,諸葛亮以楊儀的胸襟氣度狹隘,早將丞相的職位給了蔣琬;他對此感到不平,大發牢騷,當時大家都認為他的操守有過失,不敢與他往來;他說的話因此被人向朝廷揭發,最後自殺而死。《三國志》作者陳壽在篇末對這幾個人下了評語,認為他們都有著不同的長才,然而追蹤、探究他們的行為舉止及其法度、標準,卻可以從中看出最後的罪過、災禍,都是由他們自己招致的。後來「咎由自取」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表示所有的罪過、災禍都是自己造成的。
河山帶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帶,衣帶。礪,砥石。河山帶礪是古代帝王分封功臣的誓辭,意指即使黃河細如衣帶,泰山小如砥石,但國家依舊存在,誓約依舊有效。「礪」文獻異文作「厲」。語本《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比喻國基堅固,國祚永存。唐.陸贄〈賜李納王武俊等鐵券文〉:「子孫代代,為國臣,河山帶礪,傳祚無絕。」
死而不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雖死而聲名長存。《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三國志.卷一五.魏書.賈逵傳》:「逵存有忠,沒而見思,可謂死而不朽者矣!」也作「歿而不朽」、「歿而無朽」。
艾爾加(Edward Elga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樹將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居功自傲的將領。《南史.卷五五.馮道根傳》:「武帝嘗指道根示尚書令沈約,美其口不論。約曰:『此陛下之大樹將軍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