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9.98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崩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猛烈分裂成若干部分,稱為「崩裂」。《三國演義》第三三回:「吾欲託以後事,不期中年折,使吾心腸崩裂矣!」
開卷有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卷有益」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書.卷九三.隱逸列傳.陶潛》1>天地賦命,有往必終,自古賢聖,誰能獨免?子夏言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友之人,親受音旨,發斯談者,豈非窮達不可妄求,壽永無外請故邪!吾年過五十,而窮苦荼毒,以家貧弊,東西遊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僶俛辭世,使汝幼而飢寒耳。常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鄰靡二仲,室無萊婦,抱茲苦心,良獨罔罔。少年來好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爾有喜。嘗言五六月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陋,日月遂往,緬求在昔,眇然如何。 〔注解...
朗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宰。今汝飾知1>以驚愚,脩身以明汙2>,昭昭乎3>若揭4>日月而行也。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无中道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 〔注解〕 (1) 飾知:裝作有智慧而弄巧欺人。飾,偽裝、假裝。知,音ㄓˋ,同「智」,智慧。 (2) 明汙:突顯他人的汙穢。 (3) 昭昭乎:明白顯著。 (4) 揭:高舉。 ◎2《莊子.山木》予嘗言不死之道。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援而飛,迫脅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脩身以明汙,昭昭乎...
黝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林木相連繞。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蟜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
角目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近,牠們就會一起發出警戒聲,並且成群結隊「擺陣」,以快速的環狀飛行隊伍讓入侵者頭昏眼花,不得不逃之。 【繁殖】通常在交配之後,雌角目鳥會在狹窄的石縫上產下一顆白色的蛋,並沒有鳥巢的保護,每當強烈的海風吹來,總讓人為尚未出生的角目鳥寶寶捏把冷汗。但其實蛋並不會滾動,只會原地打轉,這是因為鳥蛋的形狀呈梨形而非圓球形,這也是角目鳥為了適應環境的演化出來的特性。在雌鳥孵育六個星期後,小鳥出生,雄鳥和雌鳥就會輪流出海捕魚來餵食小寶寶;小角目鳥在父母的照...
不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料、意想不到。《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昨朝不期是他來到,覷了窮神添驚愕。」《三國演義》第三三回:「吾欲託以後事,不期中年折,使吾心腸崩裂矣!」
置錐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至貴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壽也,誠無欲,則是三者不足以勸。輿隸至賤也,無立錐之地至貧也,殤子至也,誠無欲,則是三者不足以禁。
國色天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 唐.白居易〈山石榴花十二韻〉詩(據《全唐詩.卷四四八.白居易》引)曄曄復煌煌,花中無比方。豔宜小院,條短稱低廊。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千叢相向背,萬朵互低昂。照灼連朱檻,玲瓏映粉牆。風來添意態,日出助晶光。漸綻臙脂萼,猶含琴軫房。離披亂剪綵,斑駮未勻妝。絳焰燈千炷,紅裙妓一行。此時逢國色,何處覓天香。恐合栽金闕,思將獻玉皇。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人強勝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塞禁舍者,其如天下何?人各修其學而尊其名,聖人制之,故諸橫生盡以養從(生),從生盡以養一丈夫。無殺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者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有五年之積者霸,無一年之積者亡。生十殺一者,物十重;生一殺十者,物頓空。十重者王,頓空者亡。兵強勝人,人強勝天,能制其有者,則能制人之有;不能制其有者,則人制之。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一曰「神明」,出二曰「分光」,出三曰「無適異」,出四曰「無適與」,「無適與」者亡。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劉過〈襄陽歌〉。〔參考資料〕 宋.劉過〈襄陽歌〉(據《龍洲集.卷一》引)十年著腳走四方,胡不歸來兮襄陽。襄陽真是用武國,上下吳蜀天中央。銅鞮坊裡...
怨聲滿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怨聲載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載,東漢末年由於外戚和宦官政爭,造成當時朝野動盪不安,東漢的國運也搖搖欲墜。漢和帝死後,出生才百餘天的殤帝即位,不久即折,於是鄧太后與其兄弟鄧騭迎立年僅十三歲的安帝,但大權仍掌握在鄧太后手中。鄧太后死後,安帝親政,鄧氏一門立刻遭到貶黜,但安帝又援引其母家耿氏及妻家閻氏掌握大權。安帝死後,閻氏立年幼的北鄉侯為少帝,不久即病死。這時對於外戚干政早已心生不滿的宦官們,便趁機發動政變,殺掉閻氏一門及其同黨,擁立順帝。但順帝即位後,政權並未回到皇帝手中,實權仍由皇后的父親大將軍梁商掌握。梁商見到政局敗壞,民間災異四起,想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