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言何容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臣子的要向君主進言,真是『談何容易』啊!言談有的看起來不順眼,聽起來不順耳,心中也有所乖違,但是卻有益於身心品節的修為;有的看起來喜歡,聽起來順耳,心裡也感到快意,但是卻使行為有所敗壞。所以不是明王賢主,又怎能聽清楚?」東方朔藉著這篇文章,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後來「談何容易」被用來指嘴裡說說容易,實際做起來卻很困難。如《鏡花緣》第二五回:「伯伯﹗談何容易﹗他這令旗素藏內室,非緊急大事,不肯輕發。」
甘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奇數羽狀複葉,小葉五至十七枚,總狀花序多花,花冠蝶形,藍紫色。莢果鐮形。根與地下莖均可入藥,有益氣、瀉火、解毒等功用,味甘,故稱為「甘草」。除藥用外,又可作為菸草、醬油等調味香料。也稱為「大苦」。
環境保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護地表上有益於人類及其他生物賴以生活、生存的空間、資源及其他相關事物。目的在改善人類的生活條件,使其適於人類的生存。
螗螂之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八》。 (2) 螳蜋:音ㄊㄤˊ ㄌㄤˊ,一種昆蟲。能捕食害蟲,有益農業,屬益蟲。 (3) 怒其臂:奮力舉起雙臂。怒,奮力。 (4) 當:音ㄉㄤ,置於……當中。 (5) 車轍:車輛經過所留下的痕跡,此指車輛所行經的道路。 (6) 伐:誇功。 (7) 而:你。 (8) 幾:接近。〔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八》齊莊公出獵,有螳蜋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是螳蜋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莊公曰:「以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於是迴車避之,而勇士歸之。
目不定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目不交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文帝劉恆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性格寬和,仁孝恭儉,廢除了許多殘酷的刑罰。袁盎則是文帝時的大臣,常能提出有益的建言。文帝時,淮南王劉長自恃為宗室親族,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數度抗旨,無視於法制的存在。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載,當時袁盎就曾預言此人將危害社稷,但為顧及宗室之情,文帝未加以制裁。後來淮南王果真起兵謀反,文帝平亂後將其流放,不料卻病死於途中。文帝得知劉長的死訊,極為自責與傷心,飲食不入,袁盎於是舉了三項文帝值得稱頌的事跡以寬慰之。其中之一為事母至孝:有一次,母親薄太后身患重病,而且病了三年之久。在此期間,文帝絲毫不敢怠慢,「不...
三溫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蒸氣浴。為芬蘭語sauna的音譯。利用大量水蒸氣,使浴者熱得滿身大汗,再用冷水沖洗,促使毛孔收縮。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達到身心鬆弛,有益健康的功效。
東扶西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邊扶起,又倒向那邊。形容難以扶持。也比喻栽培教養的艱難。《朱子語類.卷一二五.老氏引老子書》:「如某此身已衰耗,如破屋相似,東扶西倒,雖欲修養,亦何能有益耶!」宋.楊萬里〈過南蕩〉詩:「笑殺槿籬能耐事,東扶西倒野酴醿。」
妄自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述: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時人。王莽時述自立為蜀王,建都成都。遂又稱天子,號成家,盡有益州地,甲兵數十萬,後為吳漢所敗,被刺死。 (2) 鸞旗旄騎:上繡鸞鳥的旗子,持有旄旗的騎士。鸞,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似鳳凰。旄,音ㄇㄠˊ,古代竿頭上飾有犛牛尾的旗幟。騎,音ㄑ|ˊ,指騎士、騎兵。 (3) 蹕:音ㄅ|ˋ,古時帝王出巡時,禁止行人以清道。 (4) 磬折:屈身如磬,以示恭敬。磬,音ㄑ|ㄥˋ,古代用玉石或金屬製成的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可懸掛在架上。數量不一,有單一的特磬,也有成組排列的編磬。 (5) 禮饗:按禮節以盛宴款待賓客。 (6) 封侯大將軍:封贈有侯爵地位的大將軍。...
有目共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有目共睹」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徐幹《中論.卷上.貴驗》事莫貴乎有驗,言莫棄乎無徵。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損也。水之寒也、火之熱也、金石之堅剛也,此數物未嘗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體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數物,而誰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怨人之不信也,猶教人執鬼縛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孔子曰:「欲人之信己也,則微言而篤行之。」篤行之,則用日久;用日久,則事著明;事著明,則有目者莫不見也,有耳者莫不聞也,其可誣1>哉! 〔注解〕 (1) 誣:音ㄨ,用不實的言辭騙人。
良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益的好朋友。如:「在人生的路上,選擇良友為伴,非常重要。」《荀子.性惡》:「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敬讓之行也。」晉.潘岳〈寡婦賦〉:「良友既沒,何痛如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