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行當頭的人。官師,大夫。 (9) 擁鐸拱稽:抱著鐸,拿著士兵名冊。鐸,音ㄉㄨㄛˊ,一種大鈴,有有舌,振舌發聲。古代常用來宣布政教法令或示警。稽,名冊。 (10) 建肥胡:立起幡旗。肥胡,一種狹長、垂直懸掛的旗幟。肥,通「飛」。 (11) 奉文犀之渠:握著鑲有犀牛角的盾。文犀,有文彩的犀牛角。渠,盾。 (12) 嬖大夫:下大夫。古時大夫分上、中、下三等,等級最低的稱為嬖大夫。嬖,音ㄅ|ˋ。 (13) 建旌提鼓:插起旗子,提起大鼓。 (14) 挾經秉枹:夾著兵書,握著鼓槌。經,兵書。枹,音ㄈㄨˊ,鼓槌。 (15) 十旌:以十面旌旗所代表者為一單位。一行百人,十行設一旌旗,十旌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矛近刃處用來懸掛羽毛的地方。《詩經.鄭風.清人》:「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
吳牛喘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淮一帶的水牛怕熱,看見月亮以為是太陽,便喘息不停。比喻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或形容天氣酷熱。[例]這分明是兩回事,你別在那裡吳牛喘月,徒然製造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矛或戟的木。《文選.賈誼.過秦論》:「鉏櫌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
畫蛇添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我倒不怕山遙水遠,渴飲饑餐,只是我趁興而去,難道還想敗興而回?豈不畫蛇添足,轉落一場話?」
貽笑大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貽笑,遺留笑。「貽笑大方」指被識見廣博或精通此道的內行人所譏笑。語本《莊子.秋水》。 △「大方之家」、「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戈和矛的合體,兼有勾、啄、撞、刺四種功能。裝於木或竹上。出現於商、周,盛行於戰國、漢、晉各代。南北朝後漸被槍取代,轉而為儀仗、衛門的器物。《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權。通「」。《管子.小匡》:「治國不失秉,臣不如也。」《史記.卷七九.范睢蔡澤傳》:「吾聞先生相李兌,曰『百日之內持國秉』,有之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蘋科蘋屬。生在淺水中,葉有長,由四片小葉生在葉頂端形成一複葉,葉下部歧出的小枝上生有孢子囊,四片小葉形成的複葉彷彿田字。全草可入藥,汁為清涼劑、利尿劑。[例]蘋的裸葉浮於水面看似浮萍,其實兩者不同。 △白蘋、田字草、四葉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敗壞、破壞。如:「沮壞」。《韓非子.二》:「妄舉,則事沮不勝。」唐.韓愈〈伯夷頌〉:「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