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2.87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過去一樣友好。《漢書.卷三二.張耳陳餘傳》:「上使泄公持節問之箯輿前。卬視泄公,勞苦如平生。」《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帝陰皇后紀》:「夜夢先帝、太后如平生。」
八音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北平絲竹音樂的一種演奏法。由八人團坐,各執不同的絲竹樂器,交錯演奏。如一人自彈琵琶,左側者替其按擫音位,己之左手為右側者鼓洋琴,餘皆仿此。此技現今猶存,係五人合奏,稱為「五音聯彈」。
山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枝條披毛。葉 4 – 8 羽片,每一羽片 12 – 26 橢圓形小葉。葉柄腺體在葉柄中部。簇集圓球形頭狀花序。花瓣黃色。花絲粉紅色。莢果深褐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成恩愛姻緣。如:「他們結已數十載,始終不離不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繡帶結成的雙結。《遼史.卷五三.禮志六》:「以五綵絲為索纏臂,謂之『合結』。」
樂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樂舞》是泰北舞蹈之一,較不著名,雖然不像《長指甲舞》(Finger Nail Fawn)一樣優雅,但可能是最熱鬧、快活而陽剛的一種舞蹈類型。最初是由緬甸撣部(Shan States)的一支民族帶進泰國,原本只由男性所跳,但在朱拉隆功(Chulalongkorn, 1868年∼1910年)國王在位時,被改為適合宮中仕女表演,因此,現今所謂傳統《Ngiew Fawn》,實則結合了女性的優雅以及最初奔放而陽剛的動作。基本上此舞的動作仍然被認為較適合男性,不過因其亦包含軀幹上身的彎曲以及肩膀的搖擺,還有跳舞與跳躍二者交替,所以舞蹈主要以提高趣味效果為目的。在原本的陽剛跳法中,男子只穿長褲,未...
《The Regional Folk Dances of Thailand》1962.
喜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慶事時所出的賞錢,為討賞者的諛詞。
節彌撒戲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種類名詞。一種原先設計在聖灰瞻禮日的前一個禮拜二(Shrove Tuesday),也就是基督教大齋期開始前的最後一天,所表演的宗教作品。劇中使用天主教禮拜儀式、社會道德標準;源自天主教彌撒的音樂、面具、人偶、以及像聰明的愚人這類角色等要素。自十五世紀開始,並且在許多基督教文化中發現,這種戲劇類型在朱莉古登塔(Julie Taymor-Elliot Goldenthal)創作的《瓊德里安》(Juan Darien)中以全新的方式呈現。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阿爾貝荷;躍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非洲查德共和國阿拉伯舞蹈,由回教國家君主馬凱(Makay)的女兒郝爾(Haua)和一群青年人一起跳的舞蹈。男舞者與女舞者一塊兒手牽手跳舞的情形在非洲地區並不常見,此舞為一特例。據學者言,這種狀況唯有在豐收時的慶典上才會如此。舞蹈特徵是有高躍的動作(四拍)、側跳及跨跳加轉身(五拍),再跳回原始位置(四拍)。郝爾以右腳跨跳,左腳著地。未婚青年人在外圈跳舞,圍在圈內擊掌著為當地受敬重的婦人,這種方式的舞蹈和哈達德族(Haddad)很相似。舞蹈時配合的歌曲為頌讚一些顯貴人士。基本的節奏即四拍、五拍、四拍的形式。郝爾會在歌曲完歇後由另一舞者替代她的位置。此舞因節奏快、跳躍的動作多,較適合由年輕人...
《The JVC Anthology of World Music and Dance》.
松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生。莖甚短。葉肉質,密集,倒卵狀長橢圓形,銳頭且成不等2裂片。花甚密集。唇瓣成囊袋狀;囊袋圓錐形,具圓頭,白色,略扁;舷部腎形,淺凹頭,佈滿白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