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84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逆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叛逆的人。《三國演義》第三回:「段逆賊,安敢劫太后!」《西遊記》第九回:「誰知那鯉魚就是此處龍王,後來逆賊把我推在水中,全虧得他救我。」
猶豫未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疑、拿不定主意。《舊唐書.卷五七.裴寂傳》:「高祖將先定京師,議者恐通為後患,猶豫未決。」《三國演義》第一六回:「陳又說呂布,使解韓胤赴許都。布猶豫未決。」也作「猶豫不決」。
壯氣橫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老氣橫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老氣橫秋」這句成語,也許是從孔稚所寫的〈北山移文〉中,「霜氣橫秋」一句演變而來。孔稚,南朝齊人,為人淡泊清高,好寫作而不樂俗務。他寫的這篇移文主要是藉北山山神的口氣,來諷刺當時有一些人表面像是隱者,心裡卻想得到朝廷的重用。文章中被諷刺的主角周顒就是這樣的人。本來周顒來到北山隱居,那種風度情調,有如張射的日光;凜若嚴霜的氣勢,瀰漫秋日的天空。令人覺得連古來的隱者許由、巢父、務光、涓子都不如他。哪裡知道,他一聽朝廷召喚,馬上動身赴任,把隱居一事當成他成名的晉身階。所以說〈北山移文〉就像是一篇「北山山神的文告」。北山山神貼出文告,告知世人周顒就是這樣...
北山移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南朝齊孔稚撰。敘述周顒和孔稚等初隱居鍾山,周顒後應詔出任海鹽縣令,期滿回京,路過鍾山,孔稚遂撰此文,假託山神之意,諷刺周顒違背前約,熱中功名利祿。此處北山指鍾山。
口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舌遲鈍,不善於言談。《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劉儒傳》:「郭林宗常謂儒口訥心辯,有璋之質。」也作「口鈍」。
嫉惡好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恨邪惡,喜好善良。《舊唐書.卷七○.王傳》:「至如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於數子,亦有一日之長。」也作「好善嫉惡」
李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名。生卒年不詳。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南宋畫家,善畫山水人物,又以畫牛著稱,且具詩才,徽宗時供奉畫院。其畫風為劉松年、馬遠、夏所師法,在南宋傳派甚廣,對後世影響很大。代表作品有〈萬壑松風〉、〈清溪漁隱〉、〈夏江寺〉、〈采薇〉等圖。
無益於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濟於事」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劉摯〈論分析助役〉(據《宋文鑑.卷五七》引)若夫馮京、王同列預政,皆依違自固,不扶顛危。雖心悟其非而無所捄正,己之進退又媕婀而不決,皆非所謂輔臣之體。臣四海之內,孤立獨進,陛下過聽,任以風憲。嘗切思之,近歲臺諫官1>疊以言事罷免2>,豈其言皆無補於事歟?豈皆願為訐激險直之語,以自為名而絜去歟?嘗以謂欲言政府之事者,其譬如治湍暴之水,可以循理而漸道之,不可以隄防激鬥而發其怒。不惟難攻亦為患滋大。 〔注解〕 (1) 臺諫官:專司諫諍之職的官吏。 (2) 罷免:罷黜、免官。
榆瞑豆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榆葉讓人昏睡,吃豆類讓人增加體重。指物各有性。語本三國魏.嵇康〈養生論〉:「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唐.李商隱〈為柳謝京兆公謝辟啟〉:「木朽石頑,雕鐫莫就,榆瞑豆重,性分難移。」也作「豆重榆瞑」。
剖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剖分信符。漢朝封功臣時,將作為信物的符節,剖分為二,一分交給受封者保存。《漢書.卷一.高帝紀下》:「甲申,始剖符封功臣曹參等為通侯。」《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故有剖符之封,析而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