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軍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中所用。如:「軍用飛機」、「軍用乾糧」。《三國演義》第七回:「袁紹屯兵河內,缺少糧草。冀州牧韓馥,遣人送糧以資軍用。」
海水淡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科學方法除去海水中的鹽分,使其變成淡水的處理方法。[例]這小島因缺少水源,海水淡化是獲取淡水唯一的方法。
青黃未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他認為:「夏季的糧食錢在春天發放,剛好是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的時候,雖然不是每一戶人家都缺少糧食,但也有糧食不夠的,這還可以說是惠政。可是在麥子成熟、戶戶不缺錢糧的五月發放,就算不得『救濟困乏』,簡直就是向人民放債取利!」後來「青黃不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亦用來比喻有所匱乏,一時難以為繼。
太空漫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在太空中行走,因缺少引力,使行動成飄浮狀態,稱為「太空漫步」。[例]這次太空梭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讓太空人嘗試長時間的太空漫步。
傅會穿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穿鑿附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穿鑿附會」係由「穿鑿」及「附會」二語組合而成。 「穿鑿」一語見於《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王吉》。王吉,字子陽,西漢時琅琊人,他不畏權勢,剛直不阿,忠君敢言。宣帝時王吉被任命為博士、諫大夫,他認為朝中所以綱紀混亂,缺少章法,是因為那些庸俗無卓見的官吏,治理人民沒有根據,任意穿鑿,各取所需,因此禮義敗壞,難以修復。 「附會」一語則見於《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字絲,西漢楚人。文帝時為郎中,以建言有名。在〈袁盎鼂錯列傳〉文末,太史公說:袁盎雖然不好學,可是他善於將古事融合時事,發表議論,並以仁愛之心為本體,常常徵引大義,慷慨激昂。 ...
彫蟲小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原來西漢學童必須學習八體,其中蟲書和刻符又是八體之中,最纖巧難寫的兩種字體,寫的人費盡心思,卻缺少實用價值。所以揚雄用「彫蟲篆刻」比喻講究詞藻麗句的辭賦,創作者雖然費心,卻不實用,難成大道,只是雕蟲小技而已。後來「雕蟲小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或用來比喻文學,如《北史》李渾傳:「嘗謂魏收曰:『彫(「彫」通「雕」)蟲小技,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或自謙文學卑微,或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家貧不是貧,路貧愁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家裡貧困,還有辦法解決;出門在外缺少盤纏,才真正急死人。《隋唐演義》第七回:「常言道:『家貧不是貧,路貧愁煞人。』叔寶一時忘懷,應了小二;及至取銀,已為樊建威帶去。」也作「家貧不是貧,路貧貧殺人」。
不知大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體,重要的道理。不知大體指缺少遠見,觀察事情只從小處著眼,無法綜觀大局。《漢書.卷四八.賈誼傳》:「俗吏之所務,在於刀筆筐篋,而不知大體。」也作「不識大體」。
狗竇大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笑別人牙齒不全,缺少幾顆。《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
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人類或動物體表因缺少黑色素,以致皮膚、毛髮及眼珠等部分,顏色變淡,稱為「白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