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翠灰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灰蝶。具有雌雄二型性。軀體褐色。前翅前、外緣弧形。後翅CuA2脈末端有尾突。雄蝶翅背面泛黃綠色之綠色,有金屬光澤。前翅在外緣有細黑邊,後翅前、外、內緣有黑邊。雌蝶於前翅翅面有藍色亮紋(B型),亦有於前翅有橙色紋5之個體(AB型)。腹面底色泛白色之淺褐色。前、後翅中央有一白線,於後翅成W字形。Rs室基部有一小白紋。前、後翅中室端有白色重短線。前、後翅沿外緣有模糊白紋列,前翅亞外緣有暗色紋。臀區有黑色與橙色小紋,CuA1室有由黑斑與橙色環形成之眼狀斑。緣毛於前翅褐色,後翅外褐內白。
光曝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色調照像輔助曝光之一種。曝光前將原稿以白紙遮蓋或使用專用光燈,不經原稿直接露光於感光底片,俾使原稿暗部形成均勻小網點。其目的為補救因原稿暗部反光過弱,無法超過底片感光的惰性值,致負片全屬透明,形成全黑之缺點。
光玫燈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22-27mm,展翅長約 45-55mm;觸角絲狀,約前翅前緣2/3長度;頭部與胸部淡膚色,頸片與肩片中央個具有一黑點,胸部背方具有三對小點斑;前翅長,前緣向外彎,頂角鈍,翅身中央個翅室近乎透明,各脈與其餘區間粉灰藕色;後翅相對小,紋路與前翅略似,腹部桃紅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錯車、會車。車輛相向行駛交會而過。
光活額寄居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敘述為台灣所發現的光活額寄居蟹相似種。額上刺狀構造短,第二觸角鞭與頭胸甲等長,腹面有長的羽狀剛毛。左螯非常大於右螯且形狀不同,表面密生銳棘和顆粒。步足指節長於前節,中間有縱溝;前節與腕節背緣列生細刺。尾柄有中間凹隙,末緣有些微的凹陷,並列生小刺,靠近最外側處的刺較大。此相似種與日本的光活額寄居蟹差別在於大螯上的刺較銳利,以及尾柄末緣有凹陷(日本的光活額寄居蟹為平直)。體表大致呈藍綠色,大螯與步足末端的掌部與指節為白色,其餘節底色也為藍綠色,並帶有深色環帶。
光背燈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後部略細。頭長形而大。吻短,前端鈍。眼大。口大,上頜骨狹長而延伸至前鰓蓋後緣,末端略擴大;上下頜絨毛齒,內外列齒等長;鋤骨及腭骨均具齒帶。體被大而薄圓鱗,易脫落;側線平直。背鰭單一,位於體中部,具軟條21-24,後部另具一脂鰭;臀鰭基底短於背鰭基底,具軟條19-20;尾鰭叉形,尾鰭副鰭條堅硬、棘狀。各部位之發光器位置於下:鼻部背位發光器(Dn)小而長形;鼻部腹位發光器(Vn)小而圓形;鰓蓋位發光器(Op)2個,位於前鰓蓋後緣下方,Op1明顯較Op2小,均在眼眶下緣縱線之下;胸鰭上方發光器(PLO),距側線比距胸鰭基部近;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兩者互為垂直排列,分別位於胸鰭...
氣體鑠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有機爍器的一種,以其具有氣體狀態而稱之。例如氙。
光攝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燈作短暫曝光之攝影。其曝光時間須與快門及底片感光度密切配合,適用於光線微弱需對自然光做亮度補足之輔助曝光。
電燭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腹部發光器、腹臀發光器的鱗片有小棘。ORB 1;OP 3;BR 6;IP 6;OVA 3;OVB 3;PV 10;L 1;VAV 5;ACB 9-11;AC 4;D 12-13;A 14-15;P 13-14;V 5-6﹔GR 16+9=25﹔脊椎骨32。側色素條短並為三角形,從背緣逐漸延長變細並且延長至接近側中線但不超過。尾柄寬,尾柄寬約和尾柄長相等,尾柄逐漸地往尾柄基部變細。三個後顳骨棘:背棘最長(8.5-8.8% SL),中棘最短,中棘和腹棘皆小於或等於1/2背棘。臀鰭支鰭骨棘消失。尾下發光器緊密。腹上發光器呈向後傾斜的一直線。臀上發光器呈向後傾之一直線。ACB(10:9-11),#3和...
苔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