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諱莫如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瞞國家重大的醜聞。語出《穀梁傳.莊公三十二年》:「諱莫如深,深則隱,苟有所見,莫如深也。」後比喻隱瞞的非常嚴密,不為外人所知。如:「他可是諱莫如深,想從他那裡套出一點口風,恐怕比登天還難!」
發人深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龍門奉先寺〉詩是杜甫遊覽龍門奉先寺時所寫的。詩中寫到夜晚住在寺院中,幽暗的山谷響起陣陣風聲,月下林木爍著斑斑清影。龍門山勢高聳,有如天闕一般,滿天星辰近逼在眼前。寺院高居山巔,睡在雲霧中,寒氣透衣。正要睡醒時,忽然聽見寺院的晨鐘響起,頓時引發人深刻的省悟。後來「發人深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啟發人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在清代的文獻中可以看到這句成語的應用,如《虞初新志》:「明末死於忠義者,較前代為獨盛,特存此一編,以當清夜聞鐘,發人深省。」這是清代張潮評論〈金忠潔公傳〉一文之語。〈金忠潔公傳〉記述了明人金鉉這位忠貞之士的事蹟,而張潮認為明朝末年,為國而死的人士較之前的朝代來得多...
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呆若木雞,瞠目結舌反義:神色自若辨似: 「目瞪口呆」及「呆若木雞」都是用來形容發愣的樣子。 「目瞪口呆」一般用於形容驚訝或窘迫,不用於形容愚笨;「呆若木雞」使用範圍較廣,可用於形容因恐懼、驚訝、窘迫或困惑而產生的反應,亦可用於形容愚笨的樣子。 目瞪口呆 呆若木雞 辨似例句 ○ ○ 電忽然劈倒了大樹,讓他們嚇得~地站在原地,不敢動彈。 ㄨ ○ 這個人叫他做什麼都慢半拍,~的樣子,令人生氣。
強詞奪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強詞昧理注音︰ㄑ|ㄤˇ ㄘˊ ㄇㄟˋ ㄌ|ˇ漢語拼音︰qiǎng cí mèi lǐ釋義︰猶「強詞奪理」。見「強詞奪理」條。 01.唐.神清《北山錄.卷三.合霸王》:「皓大集公卿洎庶寮,徵會以車馬,既至,皓強詞昧理,取會不及已。」(源) 參考詞語︰強詞奪正注音︰ㄑ|ㄤˇ ㄘˊ ㄉㄨㄛˊ ㄓㄥˋ漢語拼音︰qiǎng cí duó zhèng釋義︰猶「強詞奪理」。見「強詞奪理」條。 01.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的我孤孤另另,說的話涎涎鄧鄧。俺也曾輕輕喚著,躬躬,前來喏喏連聲。但酒醒硬打掙,強詞奪正,則除是醉時節酒淘真性。」
直言不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諱莫如深、半吞半吐、旁敲側擊、爍其詞
威風凜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警世通言.卷四○.旌陽宮鐵樹鎮妖》:「(孽龍)……口吐出葛仙真君的騰騰火焰,頭放著華光菩薩的豪光。威風凜凜貌堂堂,不比前番模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彩耀的樣子。如:「炫炫」。《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五色炫以相曜兮,爛耀耀而成光。」
笑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隋唐演義》第三一回:「治兒將身一,徐徐收住寶劍,恍如雪堆銷盡,現出一個美人來的模樣,……望他走來,仍舊衣裳楚楚,笑容可掬。」
五光十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弘晝〈上元觀燈賦〉:「願夫其夜明似晝,月照如霜。萬戶千門,羃祥煙之晻藹;五光十色,鶴燄之熒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電。《玉篇.雨部》:「霆,電也。」《淮南子.兵略》:「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