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1.55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片次播出。如:「輪播映權」、「輪影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舉發他人的犯罪行為。《水滸傳》第二回:「銀子并書都拿去了,望華陰縣裡來出。」《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從前李子梁在江蘇任上,也遇著這種稀奇案件,是一個剃髮匠出的。」
2.自。元.楊顯之《酷寒亭》第四折:「我踏門進去,姦夫走脫,小人將妻子殺了,今來出。」
聽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著頭聽著命令。形容恭順服從的樣子。如:「迫於形勢,大夥只能俛聽命,不敢有絲毫意見。」《明史.卷一八六.許進列傳》:「貢使每至關,率下馬脫弓矢入館,俛聽命,無敢譁者。」
疢如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煩熱得頭痛腦脹。《詩經.小雅.小弁》:「心之憂矣,疢如疾。」《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馬超傳》:「曹操父子,世載其罪,朕用慘怛,疢如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繩結為環套而加以勒絞的刑罰。《福惠全書.卷一四.刑名部.人命上》:「故殺情由,敘招詳覆,亦不為晚,何則鬥殺止于繯。」
蛾眉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女子貌美。參見「螓蛾眉」條。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他道你枉則有蛾眉螓堆鴉鬢,可怎生少喜多嗔。」明.汪廷訥《獅吼記》第五齣:「羨蛾眉螓,舞袖歌喉。」
檢字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據部分類及筆畫多寡編排的檢字法。部觀念,早見於秦代的〈蒼頡篇〉,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所分的五百四十部則明其學理。自明代《字彙》與《正字通》採行二一四部,清代《康熙字典》繼續沿用,現今字辭書編輯多採此系統。且於部、筆畫外,另加上字序(如、-|丿フ)的條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釀成禍患的主要人物。唐.杜甫〈寫懷〉詩二之二:「禍燧人氏,厲階董狐筆。」
方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皆頭圓足方,故用以代稱人類。《北史.卷七一.隋宗室諸王傳.煬帝三子傳》:「圓方足,稟氣食毛,莫不盡入提封,皆為臣妾。」《隋書.卷一.高祖紀上》:「八極九野,萬方四裔,圓方足,罔不樂推。」也作「方趾圓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魁。《漢書.卷四七.文三王傳.梁孝王劉武傳》:「天子曰:『惡失道,任后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