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3.14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斬獲敵計功。《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彼秦者,棄禮義而上功之國也。」
2.最大功勞。如:「這件艱鉅工程的完成,他應居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次。如:「這支俄羅斯芭蕾舞團度來臺演出,極獲好評。」
六陽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診脈,有手三陽、足三陽六脈,六陽脈都集中於頭部,故以六陽會代指人頭。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若是我搶將他女孩兒來,輸我這六陽會。」也作「六陽魁」、「六陽級」。
相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老的知已。明.孫仁孺《東郭記》第二四齣:「君家朋友何須道,翻騰雲雨都常套,抵多少白相知,按劍同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易經.未濟卦.象曰》:「飲酒濡,亦不知節也。」指沉湎於酒,而失去常態。三國魏.王粲〈酒賦〉:「昔在公旦,極茲話言,濡屢舞,談易作難。」唐.元稹〈飲致用神麴酒三十韻〉:「詎敢辭濡,並憐可鑒形。」
同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範。《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故教化之行也,建善自京師始,繇內及外。」後世亦稱國都所在地為「善之區」。
一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已衰老而志節仍不改變。《後漢書.卷二七.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吳良》:「竊見臣府西曹掾齊國吳良,資質敦固,公方廉恪,躬儉安貧,白一節。」
尾相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作戰部隊緊密配合,互相接應。後亦指詩文頭尾相互呼應、配合。宋.洪邁《容齋五筆.卷一○.絕句詩不貫穿》:「永嘉士人薛韶喜論詩,嘗立一說云:『老杜近體詩精深妥帖,雖多至百韻,亦尾相應,如常山之蛇,無間斷齟齬處。』」《明史.卷二二○.劉應節傳》:「如其不然,集兵三十萬,分屯列戍,使尾相應,此百年之利也。」也作「尾相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一種行禮方式,為九拜之一。先以兩手拱至地,再將頭俯觸手,因頭未著地,故稱為「空」。《周禮.春官宗伯.大祝》:「一曰稽,二曰頓,三曰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