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枕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吾嘗志於學,富於游藝,自惟當年青紫可拾。今已適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言訖,而目昏思寐。時主人方蒸1>。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2>。」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3>。生俛首4>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5>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6>;應制7>,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8>,知制誥9>。三載,出典同州10>,遷陝牧。……出入中外11>,徊翔臺閣12>,五十餘年,崇盛赫奕13>。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後庭聲色14>,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15>、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後年漸衰邁,屢乞骸骨16>,不許。……是夕...
意氣相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的性情志趣相投合。元.宮大用《范張雞》第三折:「咱意氣相投,你知我心憂。」《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就有那一班兒意氣相投的人,成群集黨,如兄若弟往來。」也作「意氣相合」、「意氣相傾」。
明德惟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唯有盛德才是真正的芬芳。《書經.君陳》:「至德馨香,感于神明。稷非馨,明德惟馨。」《樂府詩集.卷三.郊廟歌辭三.北齊明堂樂歌.昭夏樂》:「五方來格,一人多祉。明德惟馨,於穆不已。」
膠漆相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情誼深厚,志趣相契合。《幼學瓊林.卷二.朋友賓主類》:「膠漆相投,陳重之與雷義;雞之約,元伯之與巨卿。」
簠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祭祀盛稻粱稷的器皿。青銅製,長方形,有四短足,有蓋。
孳孳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昔周公師保萬民,民懷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訓,惟民其乂。我聞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稷非馨,明德惟馨。爾尚式時周公之猷訓,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凡人未見聖,若不克見;既見聖,亦不克由聖。爾其戒哉!爾惟風,下民惟草。圖厥政,莫或不艱。有廢有興,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則繹。」
馨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芳香。《書經.君陳》:「至治馨香,感于神明,稷非馨,明德惟馨。」《三國演義》第八九回:「籬落之中,有數間茅屋,聞得馨香噴鼻。」
沈光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餐尚乏糧。將何消旅夜,薄酒勝茶湯。勳名虛幻耳,身世一輕舟;遠寄西山恥,重將南渡尤。漁樵聯幾歲,禾泣同秋。曝背勞心處,於時更覺悠。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善受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不當矜著述,已閉白雲函;是衲全留髮,云庵半在巖。寡親時屬旅,感物義為咸。半世栖栖意,逢人說大凡。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25。註2. 彭瑞金,《台灣文學50家》(臺北:玉山社,2005),頁21~28。註3. 丁憂:遭遇父母的喪事。臺灣文獻叢...
靡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遲緩。《詩經.王風.離》:「行邁靡靡,中心搖搖。」晉.王讚〈雜詩〉:「胡寧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黏。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四上.釋詁四》:「黐,黏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