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1.86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一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范欽藏書的樓閣。建於明世宗嘉靖年間,在今浙江省寧波月湖之西,原有藏書七萬多卷,清高宗乾隆後,履經盜竊,散失甚多。為大陸地區現最古的藏書樓。
不共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共戴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共戴天」這句成語原本的意思就是「不和仇人頂著同樣的天」,「天」只有一個,所以也就是不和仇人共於世間的意思。什麼樣的仇人非得拚個你死我活呢?《禮記.曲禮》有一段話說:「殺害父親的仇人,我不應和他共處於世間;在路上遇到殺害兄弟的仇人,不必等回家拿兵器,就應該直接上前報復;如果是殺害朋友的仇人,我不應該和他同國。」傳統的儒家是很講究禮的。在禮的觀念中,對父母要盡孝,對兄弟要友愛,對朋友要義,這是為人的基本。所以一個人是非觀念要分明,要「以直報怨」。父母既是我們在世上最親的人,遇到殺父仇人,豈有輕饒的道理?想盡辦法也要報仇,否則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
光碟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利用雷射光來記錄或讀取資料的磁碟機。具有可處理影像、混合儲音樂、圖形、文字與數字的特性。可分為唯讀型光碟機、可改寫一次型光碟機、磁性光碟機三種。
破家為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了國家,不惜犧牲自己的家庭。漢.侯霸〈李通辭位議〉:「破家為國,忘身奉主,有扶危亡之義,功德最高。」《晉書.卷七○.列傳.卞壼》:「賊峻造逆,勠力致討,身當矢旝,再對賊鋒,父子并命,可謂破家為國,守死勤事。」
貪生舍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戀生,不顧道義。《野叟曝言》第六四回:「臨難苟免,貪生舍義,在國為亂臣,即在家為逆子,此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
急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切需用。《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再從門生那裡扣,也是一樣。此時且應老師的急用。」
唐君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09~1978)四川宜賓人,祖籍廣東五華。近代中國哲學家,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歷任四川、華西、中央諸大學教授。民國三十八年避難香港,與錢穆、張丕介等創辦新亞書院。民國六十七年,因肺癌病逝香港。其畢生以重振中國哲學為職志,且精通中西哲學思想,建構成一套上承程朱,貫通天人的唯心哲學體系。著有《中國哲學原論》、《人文精神之重建》、《生命在與心靈境界》、《人生之體驗》等書。
八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瑜伽行派主張能認識外境或心境的八種功能。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意識和眼、耳、鼻、舌、身五識並起外,並能對心境起認識作用。末那識是構成執著的心理源頭。阿賴耶識主要功能是貯過去所造的業力。八識一方面是生起認識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變現一切現象的主體。《成唯識論》卷二:「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
不是我,便是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我死,便是你死。比喻雙方勢不兩立,不能共。《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是我一時見他不是話頭,卻好一把劈柴斧頭在我腳邊,這叫做『人急計生』,掉起斧來,喝一聲道:『不是我,便是你!』兩斧劈倒。」
屯糧積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糧食與草料。《三國演義》第七○回:「嚴顏曰:『此去有山名天蕩山,山中乃是曹操屯糧積草之地。若取得那個去處,斷其糧草,漢中可得也。』」《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如得此城,屯糧積草,結連羌人,以圖久計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