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83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事物之後。《文選.李康.運命論》:「六疾待前,五刑隨後。」《文選.潘岳.藉田賦》:「正末者端本,善後者慎先。」
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真有那麼一回事,表示非常在意。如:「看他口沫亂飛、一副若有事的樣子,大家不禁停下手邊工作聽他講。」
所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力發揮個人的長處。如:「社會新鮮人都期待找到能盡所長的職業。」
如聞聲,如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聽到他的聲音,像看見他的人。唐.韓愈〈獨孤申叔哀辭〉:「濯濯英,煜煜光,如聞聲,如見容。」後比喻對人物的描寫刻畫非常逼真、生動。如:「史記一書對人物描寫特別深刻,真是如聞聲,如見容,叫人愛不釋手!」
徒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有名聲,而與事實不符合。明.焦竑《玉堂叢話.卷四.獻替》:「鹽法尤重,今已壞盡,各邊開中,徒有名。」也作「徒負虛名」、「徒有虛名」。
直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叫出姓名。如:「不可對長輩直呼名,這是禮貌!」
文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的風格充分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為人。
味無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事物的意義深遠,令人反覆思考,回味不止。宋.朱熹〈中庸章句.序〉:「『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味無窮,皆實學也。」《歧路燈》第五回:「學中齋長與那能言的秀才,多赴些『春茗候光』的厚擾,這就味無窮了。」
含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語義3 成語故事4 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 《新唐書.顏杲卿傳》:「賊(安祿山)斷舌,曰:『復能罵否?』杲卿含糊而絕。」 語義 含糊,籠統地。指言語不清楚。 成語故事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時,顏杲卿和子顏季明守常山(河北正定縣西南),顏真卿守平原(山東陵縣),叛軍圍攻常山,城破,叛軍以刀刃加於顏季明頸上,要求顏杲卿投降,顏杲卿不允,顏季明被殺。之後,顏杲卿被押到洛陽,見到安祿山,顏杲卿瞋目痛罵安祿山,安祿山大怒,把他綁在橋柱上,零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