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兵卒。《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其夕遂大風,嵩乃約敕軍皆束苣乘城,使銳閒出圍外。」《三國演義》第六八回:「以酒五十瓶,羊肉五十斤,賞賜軍。」
2.軍隊中軍官之下,兵之上者,分上、中、下三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介冑之、武。《韓非子.五蠹》:「國平養儒俠,難至用介。」
2.耿直之。《漢書.卷五一.鄒陽傳》「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句下顏師古注引服虔曰:「殷之末世介也。」
賜進及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賜進及第為科舉制度中皇帝頒賜進科殿試中式者的最高榮譽身分。宋太祖開寶六年(973),親臨覆試於武殿,取諸科九十六人,皆賜及第,人數之多,開一創例。直至宋真宗時(998~1022),才制定〔親試進條例〕分為五等,只有一、二等方賜進及第。明太洪武四年(1371)定殿試後分三甲,只有一甲三人賜進第,其他皆只授出身或同出身。清代沿用。
推賢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舉賢人,引進學者。唐.姚崇〈答張九齡書〉:「近蒙獎擢,倍勵駑庸,每以推賢進為務,欲使公卿大夫稱職。」
忠臣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義愛國的人。《文選.曹植.求自試表》:「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出一朝之命,以殉國家之難。」《精忠岳傳》第七三回:「忠臣義,盡陷羅網之中;亂臣賊子,咸置廟廊之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狂放不羈的人。《孟子.盡心下》:「孔子在陳,何思魯之狂?」《三國演義》第五七回:「魯肅曰:『主公何不用龐元?』權曰:『狂也,用之何益?』」
(Switzerlan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賢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重賢良和有能力的人。《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為人敬賢禮,賞罰分明,終成大業。」《孤本元明雜劇.龐掠四郡.第四折》:「玄德公納諫如流,敬賢禮。」也作「敬賢重」。
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的貨幣名稱。為英語pence的音譯。是一先令的十二分之一,一百便等於一英磅。也譯作「本」、「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