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999 ms
共 2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罔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惶恐不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也有人以為這句成語是從《論語.子路》中,孔子所說的「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演變而來。一個國家不行禮樂,刑罰不公平,人民當然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了。《論語》原文中的「錯」,就是「措」的通假字。
|
虛談廢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魏晉士大夫崇尚清談的害處。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給。今四郊多壘,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後多借指因空談而耽誤正事。如:「你每天虛談廢務,卻不實地去做,終將一事無成。」
|
掣襟露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捉襟見肘」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讓王》1>曾子居衛,縕袍无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2>,十年不製衣,正冠3>而纓4>絕,捉衿5>而肘見,納屨6>而踵決7>。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一》。
(2) 舉火:生火煮飯。
(3) 正冠:把帽子戴正。冠,音ㄍㄨ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
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敲擊。《說文解字.手部》:「搉,敲擊也。」《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先是高后鴆殺如意,支斷其母戚夫人手足,搉其眼以為人彘。」唐.顏師古.注:「搉,謂敲擊去其精也。」
|
虛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因真陰虧損而引起的熱性病症。其症狀為手足心灼熱、口乾、盜汗等。[例]小陳經常手腳冒汗、口乾舌燥,經中醫師診斷後認為是體內虛火上升的緣故。
|
仰承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馥生性怯懦、才能平庸,不如想辦法把它奪過來吧!」逢紀並建議袁紹鼓動北方的公孫瓚帶兵南下,韓馥一定嚇得手足無措,再派人去向他遊說,分析目前情勢對他不利,而袁紹有才幹,不如把冀州讓給他,既可保全性命,又可以得到讓賢的美名。果真韓馥聽了說客的話,答應將冀州讓給袁紹。韓馥的部下聞訊趕緊勸阻說:「我們冀州雖地處偏遠,但也有百萬兵力,糧食夠吃上十年,袁紹算什麼!他的實力根本比不上我們,還得『仰我鼻息』,靠我們支援才能存活,像個嬰兒一樣,一旦停止餵食就會餓死,根本沒有自行生存的能力,為何還要將土地讓給他?」但怕事的韓馥根本聽不進去,不管多少人勸他都沒有用,最後還是將位子讓給了袁紹。後來「仰人鼻息」這句成語就...
|
手腳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舉止慌亂,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參見「手足無措」條。《金瓶梅》第四八回:「府伊胡師父見了上司批下來,慌得手腳無措。」
|
掣襟肘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捉襟見肘」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讓王》1>曾子居衛,縕袍无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2>,十年不製衣,正冠3>而纓4>絕,捉衿5>而肘見,納屨6>而踵決7>。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一》。
(2) 舉火:生火煮飯。
(3) 正冠:把帽子戴正。冠,音ㄍㄨ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
手胼足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掌和腳底長滿厚繭。形容操勞勤苦。《封神演義》第二三回:「我等雖肝腦塗地,手胼足胝,亦所甘心。」《醒世姻緣傳》第二四回:「只是太平豐盛的時候,人雖是手胼足胝,他心裡快活,外面便不覺辛苦。」也作「手足胼胝」。
|
四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手足四肢。晉.陶淵明〈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穫早稻〉詩:「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宋.蘇軾〈教戰守策〉:「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於寒暑之變。」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