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精通。[例]邃音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僅、只。如:「但願如此」。唐.李白〈蜀道難〉:「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唐.李商隱〈無題〉詩:「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3.只有、唯有。宋.蘇軾〈行香子.一葉舟輕〉詞:「但遠山長,雲山亂,山青。」
尾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糊塗世界》卷八:「舒大人弄到後來,也得尾大不掉,卻又沒法子想,只想換個地方,把這個擔子給別人去挑。」
設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此種設問,既沒有答案,又不容易想出答案,只覺弦外有隱約餘音,讓讀者去尋思揣摩。如:1.孟浩然<春>:「春眠不覺,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2.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3.吳延玫<火鷓鴣>:「你不知道那聲音是來自地下,還是來自天上?」 參考資料(註一) 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益智書局,1985年11月三版。頁103-114。(註二) 蔡宗陽著:《應用修辭學》,台北:萬卷樓圖書...
瞭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白。[例]沒有親身體驗,就無法瞭解當事者的感受。 △了解
對牛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弘明集.卷一.漢.牟融.理惑論》問曰:「子云:『佛經如江海,其文如錦繡。』何不以佛經答吾問,而復引《詩》《書》合異為同乎?」牟子曰:「渴者不必須江海而飲,飢者不必待廒倉而飽。道為智者設,辯為達者通,書為者傳,事為見者明。吾以子知其意,故引其事。若說佛經之語,談無為之要,譬對盲者說五色,為聾者奏五音也。師曠雖巧,不能彈無弦之琴。狐貉雖熅,不能熱無氣之人。公明儀1>為牛彈〈清角〉之操2>,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虻3>之聲、孤犢4>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5>而聽。是以《詩》、《書》理子耳。」 〔注解〕(1) 公明儀:春秋魯國賢人,南武城人,生卒年不詳。(2) 〈清角〉之操:〈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通、了悟。如:「洞澈」、「大澈大悟」。
肅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部郎起初只得認義之事,不得還金之事。聽得說罷,肅然起敬道:『鄭君德行,袁公神術,俱足不朽!』」
舉一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指列舉一例而能喻其他各事。宋.朱熹〈答胡伯逢書〉:「則夫告往知來,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者皆適,所以重得罪於聖人矣。」
世外桃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人圍攏過來,問漁夫從那裡來,並熱情地邀請漁夫到他們的家中作客。在談話中,漁夫才知道原來他們並不得現在已經是晉朝了,他們的祖先在秦朝時為了躲避戰亂遷居來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出去過了。漁夫在桃花源住了幾天,想要回自己的家鄉。村裡的人叮囑他不要告訴別人這裡的事情,漁夫承諾後,依著來時的路出去,並且刻意記住到桃花源的路,然後,他在溪邊找到自己的船,划回自己的家鄉。一回到武陵縣,漁夫立刻到官衙告訴太守他所經歷的事情,太守也立刻派人跟隨漁夫去找桃花源,但是,卻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蹤跡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世外桃源」,用來比喻風景優美而人跡罕至的地方。亦用於比喻心目中理想的世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