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15 ms
共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精通。[例]邃曉音律
|
譬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喻體、喻詞和喻依三者兼備,但喻詞以「是」來代替明喻的「像」,文言文也會在句末加「也」字。如:1.張曉風<曉風小說集‧訴>:「愛是一種繩索。」2.托爾斯泰<藝術論>:「藝術是生活的鏡子。」 略喻略喻是保留喻體和喻依,但省略喻詞的譬喻技巧。如:1.「人山人海」,原意為「人多如山,人多如海。」2.《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道。」是喻體,「玉不琢,不成器」是喻依。 借喻借喻是省略了「喻體」和「喻詞」,只剩下「喻依...
|
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到底、終於。如:「有志者事竟成。」唐.李詢〈贈織錦人〉詩:「札札機聲曉復晡,眼穿力盡竟何如!」
|
尾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糊塗世界》卷八:「舒大人弄到後來,也曉得尾大不掉,卻又沒法子想,只想換個地方,把這個擔子給別人去挑。」
|
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僅、只。如:「但願如此」。唐.李白〈蜀道難〉:「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唐.李商隱〈無題〉詩:「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3.只有、唯有。宋.蘇軾〈行香子.一葉舟輕〉詞:「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
瞭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曉、明白。[例]沒有親身體驗,就無法瞭解當事者的感受。 △了解
|
對牛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弘明集.卷一.漢.牟融.理惑論》問曰:「子云:『佛經如江海,其文如錦繡。』何不以佛經答吾問,而復引《詩》《書》合異為同乎?」牟子曰:「渴者不必須江海而飲,飢者不必待廒倉而飽。道為智者設,辯為達者通,書為曉者傳,事為見者明。吾以子知其意,故引其事。若說佛經之語,談無為之要,譬對盲者說五色,為聾者奏五音也。師曠雖巧,不能彈無弦之琴。狐貉雖熅,不能熱無氣之人。公明儀1>為牛彈〈清角〉之操2>,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虻3>之聲、孤犢4>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5>而聽。是以《詩》、《書》理子耳。」 〔注解〕(1) 公明儀:春秋魯國賢人,南武城人,生卒年不詳。(2) 〈清角〉之操:〈清...
|
肅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部郎起初只曉得認義之事,不曉得還金之事。聽得說罷,肅然起敬道:『鄭君德行,袁公神術,俱足不朽!』」
|
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通曉、了悟。如:「洞澈」、「大澈大悟」。
|
世外桃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人圍攏過來,問漁夫從那裡來,並熱情地邀請漁夫到他們的家中作客。在談話中,漁夫才知道原來他們並不曉得現在已經是晉朝了,他們的祖先在秦朝時為了躲避戰亂遷居來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出去過了。漁夫在桃花源住了幾天,想要回自己的家鄉。村裡的人叮囑他不要告訴別人這裡的事情,漁夫承諾後,依著來時的路出去,並且刻意記住到桃花源的路,然後,他在溪邊找到自己的船,划回自己的家鄉。一回到武陵縣,漁夫立刻到官衙告訴太守他所經歷的事情,太守也立刻派人跟隨漁夫去找桃花源,但是,卻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蹤跡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世外桃源」,用來比喻風景優美而人跡罕至的地方。亦用於比喻心目中理想的世界。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