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晨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管城門開閉的人。《論語.憲問》:「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後漢書.卷五六.王龔傳》論曰:「然則立德者以幽陋好遺,顯登者以貴塗易引。故晨門有抱關之夫,柱下無朱文之軫也。」
得手應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8>已夫﹗」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關尹子.三極》。 (2) 桓公:齊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 (3) 輪扁:製作車輪者,名扁,春秋齊人,生卒年不詳。 (4) 斲:音ㄓㄨㄛˊ,砍、削木頭。 (5) 甘而不固:鬆則不牢固。 甘,鬆...
集翠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為「一鎰」。〔參考資料〕 《慎子.知忠》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過職,而職不得過官,是以過修於身,而下不敢以善驕矜守職之吏;人務其治,而莫敢淫偷其事。官正以敬其業,和順以事其上,如此則至治已。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將治亂,在乎賢使任職而不在於忠也。故智盈天下,澤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國,故桀之所以亡,堯不能以為存,然而堯有不勝之善,而桀有運非之名,則得人與失人也。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毛髮悚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冥吏,信否?」興祖唯唯。振又曰:「人持盃珓來卜者,兄能告以吉凶乎?」曰:「大渾王雅不喜此。」振曰:「然則兄為大渾王官屬邪?」興祖遽曰:「吾失言,吾失言。」號慟而去。振驚寤,尚依約聞其哭聲云。 〔注解〕 (1) 出謁:外出拜見。謁,音|ㄝˋ。 (2) 毛骨凜然俱竦:全身由外到內都感到寒凜恐懼。凜然,寒冷。竦,恐懼,通「悚」。 (3) 信宿:連睡二夜。
宣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抒調和。《文選.嵇康.琴賦序》:「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唐.白居易〈為人上宰相書〉:「然則匡輔緝熙宣和之道,某雖不敏,嘗聞於師焉。」
奚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如。《墨子.法儀》:「法不仁不可以為法,當皆法其君奚若?」《東周列國志》第一○一回:「然則今王之信任忠良,惇厚故舊,視秦孝公、楚悼王奚若?」也作「奚如」、「奚似」。
心宰理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總之,如其所簡,或有參錯,則其責負自在有司。官長所第,中正輩擬,比隨次率而用之,如其不稱,責負在外。然則內外相參,得失有所,互相形檢,孰能相飾?斯則人心定而事理得,庶可以靜風俗而審官才矣。
雷動風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雷厲風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雷厲風行」是指像打雷般地猛烈,如颳風似地快速。雷和風本來是自然現象,如三國魏時王弼注《易經.復卦》時說:「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這裡的「雷動風行」就是描述打雷颳風的自然現象。後來唐代白居易的〈策林二.人之困窮由君之奢欲〉,文中說:「雷動風行,日引月長,上益其侈,下成其私。」就引了王弼注這一句話來比喻「上行下效」的快速。霹靂之雷,聲勢驚人,有如人的行動果斷嚴厲,所以可用「雷厲」來形容,如此「雷動風行」一語又可轉成「雷厲風行」。韓愈曾寫過〈潮州刺史謝上表〉,文中說的:自唐憲宗即位後,努力地扭轉已見衰微的國勢,開創新局;所頒行的政...
月閉花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閉月羞花」之典源,提供參考。 1.「閉月」: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據《文選.卷一九.賦》引)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廼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1>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2>兮若流風之迴雪3>。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注解〕 (1) 髣髴:音ㄈㄤˇ ㄈㄨˊ,似乎、近似,亦作「仿佛」、「彷彿」。 (2) 飄颻:隨風飄動。颻,音|ㄠˊ。亦作「飄搖」。 (3) 迴雪:形容舞姿曼妙,宛如雪因風而飄舞。 2.「羞花」:唐.李白〈西施〉詩(據《全唐詩.卷一八...
日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占候卜筮的人。《墨子.貴義》:「子墨子北之齊,遇日者。」《史記.卷一二七.褚少孫補日者傳》南朝宋.裴駰.集解:「然則古人占候卜筮,通謂之日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