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奈如之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2>偏袒扼腕3>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4>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5>。太子6>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溫舒》。 (2) 樊於期:?∼西元前227,戰國時秦將。避罪於燕,得燕太子丹之庇護,後因荊軻欲替太子丹殺秦王,希望得其首級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3) 偏袒扼腕:偏袒,袒露一臂。扼腕,...
傷弓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羸1>與魏王2>處京臺3>之下,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4>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間5>,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6>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7>而鳴悲。飛徐者,故瘡8>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9>而驚心未至10>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今臨武君11>嘗為秦孽12>,不可為拒秦之將也。」 〔注解〕 (1) 更羸:戰國時代魏國人,生卒年不詳,擅長射箭。羸,音ㄌㄟˊ。 (2) 魏王:戰國時代魏國國君,未知確指何人。 (3) 京臺:高臺;京,高。一說:臺名...
東方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霸權再現的反思 近來強調國際觀的教育理念高唱入雲,像是「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天下」之類的口號,然則鼓勵國小提早開始進行英語和電腦教學是否就等同於國際觀?或許一如上述廖炳惠所言的離婚後才會去回顧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且從清末至民初那段任列強宰割、國家民族危機深重的歷史談起。 二、自我發聲的意義 薩伊得的研究開啟了一個「後東方主義」的紀元,鼓勵本地人為自己找到發言的位置,不必繼續充當沉默的他者,仰賴西方的代言人。準此而論,今日教育改革強調本土化的方向是正確的,我們不必沉醉於西方的理論、藝術、文化工業,因為那當中暗藏許多...
驚弦之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羸1>與魏王2>處京臺3>之下,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4>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間5>,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6>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7>而鳴悲。飛徐者,故瘡8>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9>而驚心未至10>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今臨武君11>嘗為秦孽12>,不可為拒秦之將也。」 〔注解〕 (1) 更羸:戰國時代魏國人,生卒年不詳,擅長射箭。羸,音ㄌㄟˊ。 (2) 魏王:戰國時代魏國國君,未知確指何人。 (3) 京臺:高臺;京,高。一說:臺名...
比肩隨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曰:「齊之臨淄2>三百閭3>,張袂成陰4>,揮汗成雨5>,比肩繼踵6>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解〕 (1)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國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晏平仲」,後人尊稱為「晏子」。 (2) 臨淄:齊國首都。故址在今山東省淄博市。 (3) 三百閭:三百個里巷,指人口眾多。閭,泛指民戶聚居的里巷。 (4) 張袂成陰:張開衣袖可以遮蔽陽光,形成陰天。比喻人數眾多。袂,音ㄇㄟˋ,衣袖。陰,音|ㄣ,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求魚緣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1>土地,朝秦、楚2>,蒞3>中國而撫四夷4>也。以若5>所為6>,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注解〕 (1) 辟:同「闢」,開拓。 (2) 朝秦、楚:秦和楚為當時之強國,能使之臣服,自能稱霸。朝,音ㄔㄠˊ,使之來朝。 (3) 蒞:音ㄌ|ˋ,光臨、來到。此處有君臨、統治之意。 (4) 四夷: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總稱。 (5) 若:如此。 (6) 所為:指興兵結怨之事。為,音ㄨㄟˊ。
王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帝王。《公羊傳.成公元年》:「然則曷為不言晉敗之?王者無敵,莫敢當也。」《文選.李康.運命論》:「故古之王者,蓋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四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總稱。《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文選.左思.魏都賦》:「以娛四夷之君,以睦八荒之俗。」
萬千氣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吞5>長江,浩浩湯湯6>,橫無際涯7>,朝暉8>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注解〕 (1) 巴陵:即巴陵郡。春秋戰國時楚地,劉宋時置巴陵郡,後改稱岳州,即今湖南省岳陽縣。 (2) 勝狀:美好的景致。 (3) 洞庭:即洞庭湖。位於湖南省北部,長江的南側,納湘、資、沅、澧四水,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與長江相通,而在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夏季洪水期間湖面較大,冬季則湖面縮小,具有調節長江水量的作用。 (4) 銜:連接、相連。 (5) 吞:包含、容納。 (6) 浩浩湯湯:水勢盛大壯闊的樣子。湯,...
背車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背道而馳」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白居易〈為人上宰相書〉(據《全唐文.卷六七四.白居易》引)1>宰相之耳,待天下之耳而後聰也;宰相之目,待天下之目而後明也;宰相之心識,待天下之心識而後能啟發聖神也。然則下取天下耳目心識,上以為天子聰明神聖者,此宰相之本職也,而為匡輔緝熙宣和之道也。若宰相唯以兩耳聽之,兩目視之,一心思之,則朝廷之得失,豈盡知見乎?必不盡也,而況於天下之得失乎?宰相之耳目得聰明乎?必未也,而況於上以為天子聰明聖神乎?然則天下聰明心識,取之豈無其道耶?必有也,在乎知與不知,行與不行耳。噫!自開元2>以來,斯道寖3>衰,鮮能行者。自貞元4>以來,斯道寖微,鮮能知者。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