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莫可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2>偏袒扼腕3>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4>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5>。太子6>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溫舒》。 (2) 樊於期:?∼西元前227,戰國時秦將。避罪於燕,得燕太子丹之庇護,後因荊軻欲替太子丹殺秦王,希望得其首級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3) 偏袒扼腕:偏袒,袒露一臂。扼腕,...
為之奈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2>偏袒扼腕3>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4>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5>。太子6>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溫舒》。 (2) 樊於期:?∼西元前227,戰國時秦將。避罪於燕,得燕太子丹之庇護,後因荊軻欲替太子丹殺秦王,希望得其首級以入秦,遂自刎而死。 (3) 偏袒扼腕:偏袒,袒露一臂。扼腕,...
明知故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明已經知道,還故意問人。《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然則此時夫子又何以明知故問呢?自是這日燕居無事,偶見他三個都在坐中。」
羞花閉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閉月羞花」之典源,提供參考。 1.「閉月」: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據《文選.卷一九.賦》引)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廼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1>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2>兮若流風之迴雪3>。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注解〕 (1) 髣髴:音ㄈㄤˇ ㄈㄨˊ,似乎、近似,亦作「仿佛」、「彷彿」。 (2) 飄颻:隨風飄動。颻,音|ㄠˊ。亦作「飄搖」。 (3) 迴雪:形容舞姿曼妙,宛如雪因風而飄舞。 2.「羞花」:唐.李白〈西施〉詩(據《全唐詩.卷一八...
苦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甚乎鄭伯1>?甚2>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于鄢遠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云爾,甚之也。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 〔注解〕 (1) 鄭伯:鄭莊公(西元前757∼前701),名寤生,春秋時鄭國國君。性忌刻,因弟段與母武姜圖謀王位,故伐段,遷母於城潁,誓曰:不及黃泉不相見。在位四十三年,諡莊。 (2) 甚:勝、超過。
忘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淡漠不動情。《晉書.卷四三.王戎傳》:「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於情。然則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本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生俱來的天性。《荀子.性惡》:「然則禮義積偽者,豈人之本性也哉?」《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受享些榮華富貴,就中做些好事,切不可迷了本性!」
風行雷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雷厲風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雷厲風行」是指像打雷般地猛烈,如颳風似地快速。雷和風本來是自然現象,如三國魏時王弼注《易經.復卦》時說:「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這裡的「雷動風行」就是描述打雷颳風的自然現象。後來唐代白居易的〈策林二.人之困窮由君之奢欲〉,文中說:「雷動風行,日引月長,上益其侈,下成其私。」就引了王弼注這一句話來比喻「上行下效」的快速。霹靂之雷,聲勢驚人,有如人的行動果斷嚴厲,所以可用「雷厲」來形容,如此「雷動風行」一語又可轉成「雷厲風行」。韓愈曾寫過〈潮州刺史謝上表〉,文中說的:自唐憲宗即位後,努力地扭轉已見衰微的國勢,開創新局;所頒行的政...
印纍綬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書.卷九三.佞幸傳.石顯傳》:「印何纍纍,綬若若邪!」形容身兼數職,官運亨通,權勢顯赫。清.嚴復〈論世變之亟〉:「然則印纍綬若之徒,其必矯尾厲角,而與天地之機為難者,其用心蓋可見矣。」
情之所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感所專注的。《晉書.卷四十三.王戎傳》:「然則情之所鍾,正在我輩。」明.謝讜《四喜記》第十九齣:「娘子言之有理,但情之所鍾,不能自遣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