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31.78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和住宅。《周禮.地官.遂人》:「致甿以里,安甿以樂昏。」《孟子.離婁下》:「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里。」
2.故居、鄉里。《史記.卷一二○.汲黯傳》:「黯恥為令,病歸里。」《晉書.卷八○.王羲之傳》:「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杯引滿,語里所行,故以為撫掌之資,其為得意,可勝言邪!」
螺含水過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窮人忍苦度日,等待時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營農事。《新唐書.卷一一一.張儉傳》:「大教民營,收穀數十萬斛。」
2.公家集聚流民,供給住宿以耕種地的一種屯制度。《文獻通考.卷七.賦考.屯》:「營者,募民耕之,而分里築室。」
3.屯地。《新唐書.卷一四三.薛珏傳》:「初,州有營,宰相遙領使,而刺史得專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代授之法。以地一方里畫成九區,由八家各占百畝,稱為私,中間百畝為公,因形如井字,故稱為「井」。
2.泛指地。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豈令罄井而起塔廟,窮編戶以為僧尼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肥沃的地。也作「肥地」。
2.施肥料於地中,使地肥沃。
美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肥沃、物產豐盛的農地。如:「一眼望去,綠油油的良美地,真令人心情愉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湖面上茭蒲等水生植物生長日久之後,根離地而浮於水上,農家乃利用其又廣又厚密的特性在上施土種植,故稱為「葑」。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七.林和靖》:「蔡寬夫詩話云:『吳中陂湖間,茭蒲所積,歲久根為水所衝蕩,不復與土相著,遂浮水面,動輒數十丈,厚亦數尺,遂可施種植耕鑿,人據其上,如木筏然,可撐以往來,所謂葑是也。』」宋.范成大〈四時園雜興〉詩六○首之一九:「不看茭青難護岸,小舟撐取葑歸。」也稱為「架」。
2.湖面為茭蒲等水生植物占滿,而湖泊漸趨乾涸,稱為「葑」。宋.蘇軾〈乞開杭州西湖狀〉:「自國初以來,稍廢不治,水涸草生,漸成葑。」
殷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聲音宏大。《禮記.問喪》:「婦人不宜袒,故發胸、擊心、爵踊,殷殷,如壞牆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代氏鐵線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成熟時光滑。3出或羽狀複葉,紙質或近革質,葉柄基部癒合且膨大;小葉3至5,心形或卵形,先端漸尖,疏鋸齒緣,稀全緣,兩面光滑,5出脈。花暗紫色,平展;萼片6,有時5;雄蕊光滑。

革條中鰟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略呈長圓形。頭短小。吻短而鈍圓。口小,下位。有鬚1對。咽頭齒1列,齒式5-5。體被中大型的圓鱗;側線完全而略呈弧形,側線鱗數33-35。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2(不分枝軟條)+ 8-9(分枝軟條);臀鰭2(不分枝軟條)+ 10-12(分枝軟條);腹鰭 1(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雄魚體色較亮麗,眼晴的上半部為紅色,體側鱗片後緣均有黑邊,體側中央由臀鰭末端至尾鰭中央具一黑色縱帶;背鰭末緣紅色,臀鰭末緣則為外緣黑色,內緣紅色並排;繁殖季時,具追星。雌魚除尾部具黑色帶外,全身為淺黃褐色;繁殖季時,具細長的產卵管。以前所記載之革條副鱊Paracheilognathus himan...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