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5.43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間含水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含水量之定義為土壤水分在重力水排除後之剩餘土壤含水量。間含水量與凋萎點之差為有效水分,為植物根部能吸收之最大水分。間含水量與土壤種類有密切的關係,黏土一般比砂土之間含水量要多得多。間含水量之多寡,可用來做為作物是否需要灌溉的指標。
梅子(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津梅子(1864~1929)出生於日本東京都,其父為著名農學家津仙(1837~1908),是日本女子教育的開拓者。
  津梅子是北海道開拓使派遣的日本女留學生之一。一八七一年隨歐美考察專使岩倉具視前往美國。首先到達華盛頓,住在美籍接待家庭先後完成初等、中等教育。一八八二年返國,當時幾乎已不諳日語,但受到伊藤博文、下歌子的賞識。一八八四年進入桃夭義塾任職;次年到華族女學校擔任英語教師。一八八九年再度赴美國留學,專攻生物學的教學法。一八九二年返回日本。一八九八年擔任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兼任教授。二年後辭去兼職,自行創設女子英語學塾(津私塾大學的前身)。該校為日本境內同類女子專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民俗藝能。為間節慶衍生的神事藝能,本指農民在「植祭」(插秧祭典)時的音樂,到院政時期(1086-1185)因受《猿樂》的影響,演變成講究服裝及動作的團體舞蹈。平安時代《榮華物語》一書(約成於1086年左右二十年間之作品),曾記載在上東門院前,伴著腰鼓、笛等樂器盛大演出樂的情景。同時代的《三代實錄》(成書於西元901年),也談到天皇、公卿大人觀賞「植興」、「耕之禮」等這種插秧例行活動。廣義的說,樂是指凡與農耕有關的藝能的總稱,包含:遊、御植、囃子等;狹義的說,是指已經藝能化的樂踊、樂能等。原盛行於農村的《樂》,在永長年間(1096)席捲京都各階層,上自公卿,無不演出...
《民俗藝能辭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煤地層連續,分布範圍廣大,可供大規模開採的地區。
李下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參見「瓜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條。《福惠全書.卷三.蒞任部.申繳門簿》:「愚謂折柳樊圃,良士瞿瞿;李下瓜,君子所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租賃地耕作。例:頭擺个耕種人,大體全係贌來耕。(以前的農民,大部分都是租來耕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是佛教僧人收養老弱殘疾者的地方。後引申為乞丐收容所。參見「悲院」條。元.石君寶《曲折池》第三折:「我家須不是卑院,怎麼將這叫化的都收拾我家來了?」《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假如鄭元和在卑院做了乞兒,此時囊篋俱空,容顏非舊。」
園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園為題材,描寫園風光、歌詠園生活的詩歌,為一種園文學。此類詩的特色為自然恬淡、洋溢著寧靜、曠放的趣味或對已失落的理想、純潔世界所作的回顧與想像。如晉人陶淵明、古希臘人狄奧克利斯等,其詩篇多敘農村風物,故文學史上有「園詩」之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井法,稱居中的一區。《詩經.小雅.大》:「雨我公,遂及我私。」
2.公家的。《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公假與貧民。」晉.陶淵明〈歸去來辭.序〉:「彭澤去家百里,公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
3.舊時一族公有的「族」,族人也習稱為「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硯臺。寫作如同以筆耕,故稱「硯」。漢.許慎《說文解字.卷一五.下》:「庶有達者理而董之」句下清.段玉裁.注:「每誦先王父詩句云:『不種硯無樂事,不撐鐵骨莫支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