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5.98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西進入眼中,使眼睛一時睜不開。《莊子.天運》:「老聃曰:『夫播穅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六.木部.桑》:「雜物眯眼,新桑根皮洗淨搥爛,入眼撥之自出。」
惹人憐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某種行為、特點而令人憐惜疼愛。如:「小貓咪睜著眼睛蜷縮在一旁的模樣,十分惹人憐愛。」
鵂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均勻散佈,斑點向後則漸大呈橫斑狀;後頭羽毛左右邊各形成一個類似橢圓形的黃色環狀,環中央是黑色,很像眼睛,是重要的鑑別特徵<註4>,背部以下有黃褐色橫斑;眼先和眉斑白色,胸側密佈著深褐色的橫帶;腹部也是白色,兩側有不規則之暗黃色縱斑;尾下覆羽白色; 嘴黃綠色,蠟膜膨大呈管狀;腳土黃褐色,角及爪上有散生的剛毛。 生態習性常棲息於附近有空曠地的森林邊緣或林中,夜間在山區也可聽到其單調、連續兩節的鳴叫,偶爾在白晝或晨昏時分也可以聽到叫聲。以小鳥或昆蟲為主食,在台灣尚可稱為普遍之留鳥。 面臨問題由於體型小巧可愛,常被...
目不暇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多,或景物變化太快,眼睛來不及觀看。也作「目不暇給」。
議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批評討論。《三國演義》第一○八回:「恪恐人議論,先搜求眾官將過失,輕則發遣邊方,重則斬首示眾。」《文明小史》第四九回:「許多人圍著他,撐著眼睛,東一簇,西一簇的紛紛議論。」
心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心中本有的智慧、思想、情感等。[例]藝術之美不只要用眼睛去看,還得用心靈去體會。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片樹葉遮住眼睛,就無法看到眼前高大的泰山。比喻為局部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無法認清全面或根本的問題。如:「凡事要多從不同角度思考,以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也作「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心有靈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情意相通,意念相契合。參見「心有靈犀一點通」條。元.于伯淵〈點絳脣.漏盡銅龍套.賺煞〉:「花月巧梳妝,脂粉嬌調弄,沒亂殺看花的眼睛,更那堪心有靈犀一點通。」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對的非正面敘述來烘托出明顯的中國意識。 感覺性 散文雖由文字構成,但余光中不希望作品僅能夠單純由眼睛看到字,然後在腦海中構出圖像,而希望透過人類本有的感官,具體的隨著文字的描繪感生出似乎是真實在讀者身邊發生的感覺性,如《聽聽那冷雨》,使各種感官似乎完全的在感受著外在之變化,細心地帶領我們去感覺意像。 幽默感 比喻和比擬在余先生的作品中也透露出不同凡響的新潮,富於變化,節奏感強,富於動態特徵,完全的顛覆傳統靜態比擬,也不滿足於單純的明喻,更欣賞用隱喻,其中我們舉〈我的四個假想敵〉中,樹上的果子和路人內神通外鬼來看,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眼睛長了遮蔽視線的病。《說文解字.目部》:「眚,目病生翳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