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踞龍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蹲,猶「踞」。「踞龍蹲」猶「龍蟠踞」。見「龍蟠踞」條。01.唐.李商隱〈亂石〉詩:「踞龍蹲縱復橫,星光漸減雨痕生。不須併礙東西路,哭殺廚頭阮步兵。」虎"> 
名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科舉,鄉試第一名。《幼學瓊林.卷四.科第類》:「中狀元,曰獨占鰲頭;中解元,曰名魁榜。」
大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老身上的斑紋變化多彩。大賢變比喻居上位者的向善去惡,以顯現其德行之美。亦比喻由貧賤而變顯達。唐.李白〈梁甫吟〉:「大賢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也作「大人變」。
不入穴,不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深入險境,就不能有斬獲。《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不入穴,不得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周書.卷四三.列傳.韋祐》:「古人稱不入穴,不得子。安危之事,未可預量。縱為國殞身,亦非所恨。」也作「不入穴,焉得子」。
亞洲家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symbotus platyurus (Schneider, 1792)
全長約12公分;身體及尾部背面為灰色或灰棕色,雜有暗色斑點,尤其在脊椎兩側的斑點更是明顯,尾部有暗色橫帶;頭部滿佈顆粒狀細鱗;於後肢後緣、體側面及尾部側面有發達的皮膜;指、趾間有微蹼;尾部扁平形但粗壯,側緣有鋸齒,雄性個體具26~40個肛前孔及股孔,內側趾的爪小,具4對皮瓣 ,第四趾下具8對皮瓣。
中國大陸南方的廣東、西藏,南亞的印度半島(含斯里蘭卡),東南亞一帶及印尼、菲律賓。
為夜行性壁,喜於低海拔地區人類的住屋內及附近活動、捕食,以昆蟲等小形節肢動物為食,每胎可產2個約10.5×8公釐相連且硬殼的卵,剛­­µ化的幼體長約3.5公分。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守宮科(Family Gekkonidae),Geckos
耳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耳草科耳草屬,常綠多年生草本。全株密布長毛,莖匍匐,細長如絲,紫紅色。葉圓形或腎形,九至十一淺裂,不規則齒牙緣,背面赤色。圓錐花序疏散,花瓣五枚,白色,三枚較小,下方兩枚特長,花盤黃色。蒴果卵圓形。一般做為觀賞用植物。莖、葉的汁常用來治療咳嗽、中耳炎、凍瘡等。
頭上打蒼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好大的膽子、惹麻煩、不想活了。老是凶猛的動物,竟在頭上拍打蒼蠅。比喻膽大妄為。《老殘遊記》第二○回:「問他有腦袋沒有?誰敢在老頭上打蒼蠅。」也作「老頭上拍蒼蠅」、「老頭上撲蒼蠅」。
斑鞭尾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尾長僅為魚體全長的三分之一。頜部較短且圓鈍。鰓孔前上方的鰓位側線孔1個。齒細長而尖,頜齒兩列;鋤骨齒單列。脊椎骨數116。身體底色為橙黃色;周身遍佈許多具有黃色邊緣的黑褐色斑塊;吻和頜部具有黑色小斑點。前、後鼻管長度相近,呈白色。部份大型個體後鼻管膨大如囊狀。以前所記載之斑鰭尾鯙(Uropterygius tigrinus )為本種之異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吼。《文選.張衡.歸田賦》:「爾乃龍吟方澤,嘯山丘。」《文選.陸機.赴洛道中作詩二首之一》:「嘯深谷底,雞鳴高樹巔。」
皮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大型蛙類,約6至12公分,最大可達15公分。皮蛙因體型大,肉質佳,所以又稱為水雞。過去曾被大量捕捉販售,族群量下降,所以列為保育類,但在2008年,因族群量穩定,改列為一般類。背部有許多排列整齊的長棒狀凸起,皮膚極粗糙,為灰褐色、暗褐色、灰黑色或黃綠色,腹部白色光滑摻雜少許黑紋,嘴巴大而尖,鼓膜大而明顯。生性羞澀,常在發現時還來不及細看便迅速跳躍逃逸無蹤。很貪吃,會吃其他種蛙類。繁殖期在春天及夏天,雄蛙有一對外鳴囊,叫聲為「剛-剛-剛-」。卵徑約1.8mm, 卵粒黏成小片浮在水面上。蝌蚪大型,全長可達5cm,尾長為體長兩倍;背部綠褐色有些小黑點,眼下及口側有金黃色斑點,上尾鰭有細斑紋;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