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進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擋住了老,狼卻從後門進入。比喻禍患不斷。明.張煌言〈復偽總督郎廷佐書〉:「奈何拒進狼,既收漁人之利於河北,長蛇封豕,復肆蜂蠆之毒於江南。」
惹熊惹,毋通惹著刺查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悍婦更甚熊,得罪不起。
張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狐假威」。見「狐假威」條。
飢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凶狠貪婪的人。《活地獄.楔子》:「衙門裡的人,一個個是餓飢鷹,不叫他們敲詐百姓,敲詐哪個咧!」
明知山有,故作採樵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明知有危險,卻還要冒險去做。《精忠岳傳》第一六回:「明知山有,故作採樵人。因你城中固守難攻,故用此計。」
穴龍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凶險之地或英雄聚集之處。《水滸傳》第六一回:「休聽那算命的胡說,撇下海闊一個家業,耽驚受怕,去穴龍潭做買賣。」也作「龍潭窟」。
不探穴,安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深入險境,就不能有斬獲。《三國志.吳書.卷五四.呂蒙傳》:「蒙曰:『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不探穴,安得子?』」《朱子語類.卷三二.論語.樊遲問知》:「須先難而後獲。不探穴,安得子!須是捨身入裡面去,如搏寇讎方得之,若輕輕地說得不濟事。」也作「不入穴,焉得子」。
胭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凶悍的婦女。《聊齋志異.卷六.江城》:「而傾頭耳語,醉態益狂,榻上胭脂,亦並忘之。」
前怕狼,後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顧慮過多,膽怯不前。《醒世姻緣傳》第三二回:「我只聽天由命的,倒沒的這們些前怕狼,後怕哩!」
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兩強互相爭鬥。如:「兩隊實力相當,今晚冠亞軍爭奪戰,是場兩相爭的比賽。」也作「兩共鬥」、「兩相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