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468.4173 ms
共 16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餓虎飢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凶狠貪婪的人。《活地獄.楔子》:「衙門裡的人,一個個是餓虎飢鷹,不叫他們敲詐百姓,敲詐哪個咧!」
|
假虎張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狐假虎威」。見「狐假虎威」條。
|
虎穴龍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凶險之地或英雄聚集之處。《水滸傳》第六一回:「休聽那算命的胡說,撇下海闊一個家業,耽驚受怕,去虎穴龍潭做買賣。」也作「龍潭虎窟」。
|
前怕狼,後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顧慮過多,膽怯不前。《醒世姻緣傳》第三二回:「我只聽天由命的,倒沒的這們些前怕狼,後怕虎哩!」
|
明知山有虎,故作採樵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明知有危險,卻還要冒險去做。《精忠岳傳》第一六回:「明知山有虎,故作採樵人。因你城中固守難攻,故用此計。」
|
虎耳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虎耳草科虎耳草屬,常綠多年生草本。全株密布長毛,莖匍匐,細長如絲,紫紅色。葉圓形或腎形,九至十一淺裂,不規則齒牙緣,背面赤色。圓錐花序疏散,花瓣五枚,白色,三枚較小,下方兩枚特長,花盤黃色。蒴果卵圓形。一般做為觀賞用植物。莖、葉的汁常用來治療咳嗽、中耳炎、凍瘡等。
|
大賢虎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虎變,老虎身上的斑紋變化多彩。大賢虎變比喻居上位者的向善去惡,以顯現其德行之美。亦比喻由貧賤而變顯達。唐.李白〈梁甫吟〉:「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也作「大人虎變」。
|
虎踞龍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蹲,猶「踞」。「虎踞龍蹲」猶「龍蟠虎踞」。見「龍蟠虎踞」條。01.唐.李商隱〈亂石〉詩:「虎踞龍蹲縱復橫,星光漸減雨痕生。不須併礙東西路,哭殺廚頭阮步兵。」
|
兩虎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兩強互相爭鬥。如:「兩隊實力相當,今晚冠亞軍爭奪戰,是場兩虎相爭的比賽。」也作「兩虎共鬥」、「兩虎相鬥」。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深入險境,就不能有斬獲。《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周書.卷四三.列傳.韋祐》:「古人稱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安危之事,未可預量。縱為國殞身,亦非所恨。」也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