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41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年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齡和輩分。唐.韓愈〈舉錢徽自代狀〉:「況時名年輩,俱在臣前。擢以代臣,必允眾望。」宋.王讜《唐語林.卷一.言語》:「陸長源以舊德為宣武行軍,司馬韓愈為巡官,或譏年輩相懸。」
塞上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古代的軍歌。主要描寫士兵在邊疆行軍作戰和紮營的情形,或思鄉之情。
水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上的泡沫。《孫子.行軍》:「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唐.曹唐〈贈南嶽馮處士〉詩二首之二:「笑看潭魚吹水沫,醉嗔溪鹿吃蕉花。」
秦良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名。生卒年不詳。明石砫宣撫史之妻,忠州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遠近所憚。天啟崇禎年間,屢立戰功,官至總兵,拜都督僉事。
止渴之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自封為丞相,官拜大將軍,爵號魏公,後死於洛陽。子曹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2) 行役:行軍。 (3) 失汲道:迷失取水之路,指找不到水源取水。 (4) 梅:性耐寒,葉卵形,早春開花,花瓣五片,色紅或白。果實味酸,可食。 (5) 饒子:多子,指梅樹上結了很多果實。
發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發、出征。《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朱溫向張歸娘道:『咱每行軍發馬,您哭則甚?』」《三國志通俗演義》卷一二:「若不忍去取西川,我東吳起軍發馬去取。」
前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軍或集體出行時,稱將要停留的地點或將要到達的地點為「前站」。
後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行軍時置於部隊後面的子彈、糧食、營帳等輜重。《漢書.卷七○.陳湯傳》:「從後與漢軍相及,頗寇盜後重。」
福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分庇護。《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小人從相公行軍,仰荷福廕,戰無不勝,攻無不服。」也作「福蔭」。
虎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虎與貔,二者皆指凶猛的野獸。比喻勇猛的將士。唐.李商隱〈韓碑〉詩:「行軍司馬智且勇,十四萬眾猶虎貔。」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