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徹桑未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所作,為文學總集之祖,也是當時北方文學的代表。其中「風」是各國的民間歌謠,本由諸侯採擷其國的民歌,貢獻於天子,並由樂官統籌管理。《詩經》中共分十五國風。「豳風」即為古豳國的歌謠,故地約在今陝西省邠縣。〈鴟鴞〉一詩,則是詩人以鳥兒築巢養雛鳥的辛苦,來抒發自身所經歷的窮苦憂患。詩中提到,鳥兒為了確保巢的堅固,便在下雨之前,剝除桑根皮來修補鳥巢,以免風雨來臨時,把鳥巢吹壞了。後來「未雨綢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事先預備以防患未然。
枚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概述枚乘,字叔,淮陰人,是漢代初年重要且著名的賦家。他的生活時代約在景武帝之間,曾經擔任弘農都尉,又遊歷吳、梁等地,做過吳王劉濞、梁孝王劉武的文學侍從。後來漢武帝聞慕其名,便派車迎接他來京師,但沒想到於半路上便因老邁而亡了。 作品及貢獻他的作品有最可靠的只有〈七發〉一篇,這篇賦在賦史上有著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雖然不是以賦為名,但已形成了漢賦的體制,自它而後傚作者紛紛(如〈七激〉、〈七興〉、〈七說〉等等),甚形成一種以七為名的一種專門賦體。
溫庭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述庭筠之成就,多著重於題材及內容之新造,而少分析其音律之美,故在此就其生平及詞風論述其對詞律形成之貢獻。 著作溫庭筠著有《握蘭》、《金荃》二集,均已散亡,現存的《花間集》收集了66闋他的詞作、列為篇首。[1]溫庭筠詞風婉麗、情致含蘊、辭藻濃豔,今存310餘首,後世詞人如馮延巳、周邦彥、吳文英等多受他影響。 評價1.《北夢瑣言》言他「才思艷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時人稱「溫八叉」。2.《舊唐書‧文苑傳》說他「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絃吹之音,為側豔之詞」3.張惠言《詞選序》:「唐之詞人,溫庭...
劉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3)字子駿,後改名為秀,劉向之子。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
學習過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過程(Learning process)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在認知學習過程與教學設計相統一的研究探索中,梅里爾的貢獻也是相當獨特的。梅里爾的「成分呈現論」是在加涅的學習條件論基礎上對微觀策略的具體化,在此基礎上又向「成分設計論」(componentdesign theory )過渡,並在20世紀80年代末逐漸著手「教學交易論」的研究與開發工作,被譽為是第二代教學設計理論的主導性研究之一。 內容說明梅里爾在20世紀90年代初與加涅的長篇學術談話中對認知學習過程提出的一個模型及其相應的教學...
哀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死後所得到的顯赫聲名,或隆重葬禮。[例]他生前對國家有極大的貢獻,死後備極哀榮。
道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魏。常山扶柳縣(今河北省冀縣境內)人。早年出家,因形貌黑醜,不為剃度師所重視,後受知於佛圖澄,曾代佛圖澄說法,贏得「漆道人,驚四鄰」的美譽。佛圖澄死後才離開鄴都,而下襄陽,創檀溪寺,齋講不倦,成為當時佛教界的典範。孝武帝太元四年苻堅攻下襄陽,延請道安住長安,這時他已六十七歲。在長安七、八年間,領導翻譯講經說法。他在佛法中,以《般若學》用功最力,在當時是最接近般若義的一家。著有《光讚析中解》、《放光般若析疑準》、《空性論》等。其中尤以綜理眾經目錄、對了解譯經史的貢獻最大。主張僧侶應以釋為姓,也獲得後世僧眾的遵循。
魯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
宋四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宋朝書法四大家2 蔡襄3 蘇軾4 黃庭堅5 米芾 宋朝書法四大家宋朝書法四大家中,蔡襄最長,再來是蘇東坡、黃庭堅、米芾。但時人常以蘇東坡居首,因此稱四大家時,以蘇、黃、米、蔡論列。 蔡襄蔡襄(1012~1067),字君謨,是北宋仁宗朝時的進士,以直言敢諫聞名,對經濟政策與地方建設貢獻很大。但他最受人推崇的,仍是他的書藝。蔡襄的書風由於相當典雅而又極具法度,且善寫各類書體,在當時深受到皇帝的喜愛。 蘇軾蘇軾(1036~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曾因文字獄被貶黃州。東坡一生,宦海浮沈,命運偃蹇,於文學藝...
抱殘守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殘守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抱殘守缺」原作「保殘守缺」。劉歆,字子駿,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哀帝時,劉歆建議古文經傳立於學官,博士、朝臣反對,於是他致書太常博士,極力陳述自己的主張說:幾經朝代興迭,戰火洗禮,導致現今流傳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