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6.57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鼻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鼻子有酸酸的感覺。形容傷心難過。《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列傳.廣陵思王荊》:「太后失職,別守北宮,及至年老,遠斥居邊,海內深痛,觀者鼻酸。」《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媽媽道:『女兒百年之後,自去張家墳裡葬去。』說到這句,媽媽不覺的鼻酸起來。」
另眼看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麗容的小姐,淪落在煙花樓中,本來和公子李彥直訂親,卻因為被丞相伯顏強佔,後又遭丞相夫人妒忌,轉獻給太后,做為公主的侍女。公主對她「另眼看待」,要她作貼身丫環,幫忙梳妝,張氏卻每天愁眉深鎖。在公主詢問下,張氏才說出自己的身世遭遇。這裡的「另眼看待」也是表示看重的意思。後代通行的用法為「另眼相看」,亦作「另眼看待」、「另眼相待」,被用來形容以特別的眼光或態度相待,以示重視或歧視。
名實不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自己鋪路。他任宰衡、太傅、大司馬,先掌握朝中的實權。但是有實權,而無名義,容易遭人非議。所以他上書太后,認為自己身為宰相,統領朝廷百官,卻沒有象徵身分的印信,顯得名實不副,因此請太后授他宰相印章,這樣才能名副其實。後來「名不副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空有虛名,不合實際。出現「名不副實」的書證如三國魏.劉劭《人物志.效難》:「中情之人,名不副實,用之有效,故名由眾退,而實從事章。」
流汗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汗流浹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汗流浹背」原作「汗出沾背」。西漢初年,由於惠帝才智平庸,朝政由呂太后把持,並分封其家族兄弟為王。呂后去世後,太尉周勃帶兵誅殺呂氏諸王,剷除呂氏的勢力,並迎高祖劉邦的另一個兒子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文帝即位後,右丞相陳平認為周勃平定呂氏之亂,鞏固漢室的天下,功勞比自己要大得多,於是自願將右丞相的位子讓出。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周勃成為群臣中地位最高的右丞相,陳平則降為較低的左丞相。有一天早朝時,漢文帝問周勃說:「國家一年判決的訴訟有幾件?」周勃過去都是掌管軍事,對這些事情並不了解,只好回答不知。文帝又問:「國家一年的稅收支出又是多少?」周勃也太不清楚,...
撲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殺。《談徵.言部.撲殺》:「東漢鄧太后不還政,潁川杜招上言,太后怒盛,以縑囊撲殺之。」
妝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女子梳妝用的鏡匣。唐.韓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三首之三:「只有朝陵日,妝奩一暫開。」《紅樓夢》第四二回:「忙開了李紈的妝奩,拿出抿子來,對鏡抿了兩抿。」
百日維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自甲午戰敗後,中國朝野有志之士便提倡維新變法,其領導人物康有為以著書立論,發行中外公報主張變法,亦曾數次上書德宗,要求改革。其學生梁啟超則於上海主編時務報,鼓吹變法圖強。至清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德宗下詔變法,以康有為、譚嗣同等人推行新政。但以慈禧太后為主的守舊派反對變法,於是發動政變,德宗被幽禁,康、梁逃亡日本。因歷時僅一百零三天,故稱為「百日維新」。又因是年為戊戌年,故稱為「戊戌變法」。
不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嘗、沒有。《三國演義》第四回:「卻說少帝與何太后、唐妃困於永安宮中,衣服飲食,漸漸欠缺;少帝淚不曾乾。」《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當初是你每眾人總承我這樣好主顧放債,本利絲毫不曾見面,反又要我拿出銀子來。」
奕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32~1898)清宣宗子,文宗立,封恭親王,英法聯軍入京,文宗出奔,奕訢留守,與訂條約;同治、光緒間,歷參大計,慈禧太后嚴憚之,後任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卒諡忠。
潑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節,專命擊斷;從事中郎王允為河南尹。紹使洛陽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馳驛上,欲進兵平樂觀。太后乃恐,悉罷中常侍小黃門,使還里舍,唯留進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諸常侍小黃門皆詣進謝罪,唯所措置。■《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那名臣姓朱,名買臣,表字翁子,會稽郡人氏。家貧未遇,夫妻二口,住於陋巷蓬門。……買臣賣柴回來,其妻勸道:「你要讀書,便休賣柴;要賣柴,便休讀書。許大年紀,不痴不顛,卻做出恁般行徑,被兒童笑話,豈不羞死!」……買臣見其妻決意要去,留他不住,嘆口氣道:「罷,罷,只願你嫁得丈夫,強似朱買臣的便好。」其妻道:「好歹強似一分兒。」說罷,拜了兩拜,欣然出門而去,頭也不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