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共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共戴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共戴天」這句成語原本的意思就是「不和仇人頂著同樣的天」,「天」只有一個,所以也就是不和仇人共存於世間的意思。什麼樣的仇人非得個你死我活呢?《禮記.曲禮》有一段話說:「殺害父親的仇人,我不應和他共處於世間;在路上遇到殺害兄弟的仇人,不必等回家拿兵器,就應該直接上前報復;如果是殺害朋友的仇人,我不應該和他同國。」傳統的儒家是很講究禮的。在禮的觀念中,對父母要盡孝,對兄弟要友愛,對朋友要存義,這是為人的基本。所以一個人是非觀念要分明,要「以直報怨」。父母既是我們在世上最親的人,遇到殺父仇人,豈有輕饒的道理?想盡辦法也要報仇,否則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
打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文件上畫個叉,以示錯誤或做記號。如:「我第一題答錯了,老師在試卷上打叉。」
2.交叉。《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樓上細軟箱籠,大小共十六隻,寫三十二條封皮,打叉封了。」
不顧死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死完全不顧。比喻命。《西遊記》第六三回:「這獃子不顧死活,闖上宮殿,一路鈀,築破門扇,打破桌椅,把些喫酒的家火之類,盡皆打碎。」
侵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色將亮時。唐.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天子朝侵早,雲臺杖數移。」《警世通言.卷二三.樂小舍生覓偶》:「樂和打聽得喜家一門也去看潮,侵早便妝扮齊整,來到錢塘江口。」也作「侵曉」。
護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置文件書函的長方形木盒。《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緣》:「學士教打開看時,床帳什物一毫不動,護書內帳目開載明白。」《老殘遊記》第二回:「轎子後面一個跟班,戴個紅纓帽子,膀子底下夾個護書,命價奔,一面用手巾擦汗,一面低著頭跑。」
拉下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剝奪原有的領導地位。《紅樓夢》第六八回:「俗語說:『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他窮瘋了的人,什麼事作不出來。」
賭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鬥、鬥。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那敬德鞭無虛舉,舉無不中,你便要一衝一撞登時間早將你七擒七縱,倒不如且從容,莫賭鬥,無驚恐。」《西遊記》第三一回:「因保唐僧至寶象國,有一妖魔欺騙國女,傷害吾師,老孫與他賭鬥。」
前合後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前後晃動。多用以形容大笑、酒醉或困倦時站立不穩的樣子。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可惜玉山頹,儘教恁金波漾,了個前合後仰。」也作「前仰後合」。
虎窟龍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凶險之地或英雄聚集之處。《精忠岳傳》第五○回:「岳侯冒險渾身膽,翻身入虎窟龍潭,願把命兒。」也作「龍潭虎窟」。
覆盤難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無處申訴的沉冤。《好逑傳》第五回:「久知覆盤難照,已畢命於此,幸遇高賢大俠,倘蒙憐而垂手,則死之日,猶生之年。」也作「覆盆難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