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01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同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共戴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共戴天」這句成語原本的意思就是「不和仇人頂著同樣的天」,「天」只有一個,所以也就是不和仇人共存於世間的意思。什麼樣的仇人非得個你死我活呢?《禮記.曲禮》有一段話說:「殺害父親的仇人,我不應和他共處於世間;在路上遇到殺害兄弟的仇人,不必等回家拿兵器,就應該直接上前報復;如果是殺害朋友的仇人,我不應該和他同國。」傳統的儒家是很講究禮的。在禮的觀念中,對父母要盡孝,對兄弟要友愛,對朋友要存義,這是為人的基本。所以一個人是非觀念要分明,要「以直報怨」。父母既是我們在世上最親的人,遇到殺父仇人,豈有輕饒的道理?想盡辦法也要報仇,否則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
死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命戰鬥。如:「將士們為國家死戰到底。」《三國演義》第七回:「眾軍士齊心死戰,趙雲衝突不入。」
人自為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人主動死戰鬥。形容人人搏命奮戰。《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宋.蘇軾〈乞增脩弓箭社條約狀〉二首之一:「人自為戰,虜甚畏之。」
忘生捨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不顧生死。元.關漢卿《哭存孝》第四折:「呀!可怎生帳前空掛著虎皮袍,枉了你忘生捨死立唐朝。」也作「捨生忘死」、「捨死忘生」。
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命作戰。《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諸將血戰,本為唐朝;今王自取之,誤老奴矣!」
意回心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回心轉意」。見「回心轉意」條。01.《綴白裘.初集.卷一.牧羊記.望鄉》:「我一命喪黃泉,誓無他怨,早難道意回心轉!為君守節,為親保全,何曾為一身上苟延?」
表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證明。《水滸傳》第一九回:「別的眾人都殺了,難道只恁地好好放了你去,……且請下你兩個耳朵來做表證。」清.洪昇《長生殿》第三○齣:「說到此悔不來,惟天表證。縱冷骨不重生,向九泉待等。」
瞎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瘋狂購物的意思。為英文shopping的音譯。如:「這兩家百貨公司正進行折扣戰,讓我們去瞎拼一下。」也作「瞎」。
豁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如:「為了保國,人人豁命」。
冷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久不生火的灶。比喻家境清寒。唐.劉駕〈送人登第東歸〉詩:「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煙。」《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與了小璉哥些飯吃,合小璉哥到了家中,前後看了一遍,一無所有,冷灶清鍋,好不慘悽!」
2.比喻未顯揚的人或未成之事。《孽海花》第一九回:「我們要想在這個所在,做點事業,臺諫的聲氣,總要聯絡通靈方好,豈可不燒燒冷灶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