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火深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4) 萬乘之國:大國。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四馬一車的總稱。 (5) 簞食壺漿:以簞盛食,以壺盛漿來迎王師。此指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見「簞食壺漿」。 (6) 運:奔逃。
箝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閉口不說話。《晉書.卷二八.五行志中》:「君炕陽而暴虐,臣畏刑而箝口。」《西遊記》第一○回:「他扯住太宗,再三嚷鬧不放。太宗箝口難言,只掙得汗流遍體。」也作「拑口」、「鉗口」。
深計大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一.過秦下》中亦見此語。其內容論及秦之衰敗時云:「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但因秦王暴虐無道,堵塞了忠諫之途,致使「三主之惑,終身不悟」,終於讓秦走上敗亡。後來「深謀遠慮」演變為成語, 指計畫周密而慮事深遠。
形不離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形影不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論述的重點是教人把握時機。時機不對,縱使有商湯和周武王的才德也無法成就功業;反之,處在夏桀和商紂暴虐無道的朝代而沒有商湯、周武王的才德,同樣也無法成就功業。聖人和時機不可分離,就像一個人在日光下步行,他的形體和影子不可分離一樣。後來「形影不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與人或與物、物與物的關係密切,不能分開。此外,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濼陽消夏錄二》:「青縣農家少婦,性輕佻,隨其夫操作,形影不離,恆相對嬉笑,不避忌人。」則用「形影不離」形容二人關係親密,無時無處不在一起。
游釜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綱。張綱表示同情他作亂的原因,對他曉以大義,並保證投降後可以讓他們安居樂業。張嬰原本就是因地方官過於暴虐貪婪起而為亂,現在聽到張綱這麼說,感激涕零地說:「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閒耳。」意思是指自己一個荒涼邊遠的人,受了委屈無法上訴朝廷,又不堪官員的欺凌,只好相聚起兵為亂,自知為烏合之眾,有如「魚遊釜中」,危在旦夕,現在不過享有一時的偏安而已。「釜」是古代的一種用來烹煮食物的鍋子,張嬰的這句話用魚在鍋裡游動,看似無事,其實隨時都有被烹煮的危機,來比喻自己處境危險。後來「魚遊釜中」就是直接摘自此處的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身處險境,危在旦夕。
酷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酷暴虐。《儒林外史》第一回:「時知縣倚著危素的勢,要在這裡酷虐小民,無所不為。」《老殘遊記》第一七回:「前日聞得玉賢種種酷虐,無法可施;今日又親目見了一個酷吏,卻被一封書便救活了兩條性命。」
窮凶極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端凶殘暴虐。南朝宋.文帝〈誅徐羨之等詔〉:「窮凶極虐,荼酷備加。」也作「窮凶極惡」。
白馬歸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紂王暴虐無道,其兄微子曾數次進諫,皆不聽。逮周武王滅紂後,微子乘白馬歸於周的故事。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一折:「白馬歸周,金人辭漢,況兼陽九方驕。」
大回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殷代故事戲。敘述殷朝太師聞仲掃平北海,班師回朝,見紂王種種的暴虐設施,獻上安邦十策,勸貶妲己,並用鞭痛打奸臣費仲、尤渾的故事。
存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視撫慰。《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陛下即位,存撫天下,輯安中國。」《漢書.卷七六.張敞傳》:「願盡力摧挫其暴虐,存撫其孤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