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堆疊、阻擋。如:「大雪屯門」、「水來土屯」。《水傳》第二三回:「屯街塞巷,都來看迎大蟲。」
割雞焉用牛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釋義︰即「割雞焉用牛刀」。見「割雞焉用牛刀」條。 01.《水傳.第八五回》:「常言道:殺雞焉用牛刀。那里消得正統軍自去?只賀某聊施小計,教這一夥蠻子死無葬身之地。」 02.《精忠岳傳.第四七回》:「殺雞焉用牛刀!諒一草寇,待末將等前去拏來;何勞元帥親自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因皮膚受傷而起的水泡。如:「他的大腿被熱水燙到,已經起泡了。」《水傳》第八回:「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腳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鮮血淋漓,正走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閂。《水傳》第四回:「門子只得捻腳捻手,把拴拽了,飛也似閃入房裡躲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弄、逼迫。《水傳》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閃得我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受此寂寞。」
2.差錯、危險。如:「萬一有什麼閃失,我如何向你父母交代?」《水傳》第一二回:「不想又吃了這一閃!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剋剝!」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傳》中眾多好漢因受到官府逼迫,上梁山造反。後比喻被迫走上絕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應做的事。如:「做人不要太絕,以免把他逼上梁山,做出觸犯法紀的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細小、不完整的。如:「碎布」、「碎石」。《漢書.卷三○.藝文志》:「後世經傳既已乖離,博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說,破壞形體。」《水傳》第三回:「只自收拾了些少碎銀兩,打拴一個包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衣服等物的小口袋,可用來裝東西。如:「褲兜」。《水傳》第三八回:「又搶了別人賭的十來兩銀子,都摟在布衫兜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鉤、牽引。如:「勾搭」。《水傳》第四六回:「枯草裡舒出兩把撓鉤,正把時遷一撓鉤搭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