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潁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潁川之陽,相傳唐堯時代的高士許由曾在此隱居。《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二》:「跡企潁陽,臨河思洗耳。」
丹鳳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眼角上的眼形。如「他有一雙迷人的丹鳳眼。」《三國演義》第五回:「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鐘。」
狼山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羽毛通常是黑色,間雜以白色。體高腿長,尾羽高,肉質豐腴且結實。蛋的產量亦多,是肉、蛋兩用的雞種。原產於江蘇省南通的狼山一帶。
巴氏反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輕觸嬰兒腳掌即腳拇趾上,而其他四個腳趾作扇形散開的反應。由德國生理學家巴賓斯基(J. Babinski)於西元一八九九年首先提出。
魚玄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844?~871?)字幼微,一字蕙蘭,唐長安女子。喜讀書,有才思,補闕李億納為妾,及愛衰,遁為女冠於咸宜觀,後以笞殺女童綠事被戮。著有《詩集》一卷。
朝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朝廷的謀議。《文選.潘岳.關中詩》:「趙王,請徒三萬,朝議惟疑,未逞斯願。」也作「廟議」。
捲舌韻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捲舌元音。指發音時舌尖向硬腭的韻母ㄦ。
帶雨拖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也無。」師云:「珍重。」有僧問云:「十二分教某甲不疑,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乃起立,以杖繞身一轉,一足,云:「會麼?」僧無對,師打之。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默然。其僧又問石霜:「此意如何?」石霜云:「主人勤拳帶累,闍黎1>拖泥帶水。」耽源問:「十二面觀音是凡?是聖?」師云:「是聖。」耽源乃打師一摑。師云:「知汝不到這個境界。」 〔注解〕 (1) 闍黎:即阿闍黎,佛教上指能教授弟子法式,糾正弟子行為,並為其模範的人。「阿闍黎」為梵語&a01.gif;c&a01.gif;rya的音譯,意譯為軌範師。〔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五燈會元.卷三.麻谷寶徹禪師》
三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漢代公孫弘為招致人才而開的三個館。即欽賢、材、接士。
撟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恐懼害怕而張開嘴巴、起舌頭,無法出聲。《新唐書.卷一五九.吳湊傳》:「撟舌阿旨固善,有如善民上訴,叵云罪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