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56.2521 ms
共 3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交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朋友。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折:「倒招了個女嬌娃結眷煙,和你這老禪師為交契。」《西遊記》第六七回:「我們又不與他有親,又不相識,又不是交契故人,看他做甚?」
|
三叉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幾條不同方向的道路交叉的地方。宋.陸游〈舍北行飯書觸目〉詩二首之二:「意行舍北三叉路,閑看橋西一片秋。」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這裡是個三叉路,不知那條路往黃州去。」也作「三叉口」、「三岔路口」。
|
白衣秀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稱沒有取得功名的讀書人。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二折:「至如呂岩,當初是個白衣秀士。」《水滸傳》第一一回:「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裡紮寨,為頭的喚做『白衣秀士』王倫。」
|
元曲四大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代四位著名雜劇作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的合稱。
|
承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料到、想到。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誰承望月自空明,水自流,恨思悠悠。」《紅樓夢》第三三回:「那寶玉聽見賈政吩咐他不許動,早知凶多吉少,那裡承望賈環又添了許多的話。」
|
宿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宿的地方。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眼見得趕程途,趁宿頭,痛傷心重回首。」《水滸傳》第五回:「小僧是五臺山來的和尚,要上東京去幹事。今晚趕不上宿頭,借貴莊投宿一宵。」
|
九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的神獸,能治水。《抱朴子.內篇.金丹》:「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白虎。」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龍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災。」
|
波迸流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運不佳,顛沛流離。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折:「說小生當日正波迸流移,無處可依棲。」
|
如痴似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神情恍惚,陶醉於其中。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自從西宮閣下,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久不臨朝。」也作「如醉如痴」。
|
兩兩三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個兩個聚成一群。宋.柳永〈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詞:「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沙遊女。」元.馬致遠〈青歌兒.前村梅花開盡〉曲:「寶馬香車陌上塵,兩兩三三見遊人,清明近。」也作「三三兩兩」。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