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堂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廳祭祀祖先的事。《禮.禮器》:「他日祭,子路與。室事交乎戶,堂事交乎階。」
2.舊稱公堂的案件審理。《老殘遊》第一六回:「進了大門,見出出進進人役甚多,知有堂事。」
破蒸籠不盛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容納。「破蒸籠不盛氣」比喻人沒出息、沒志氣。六十種曲本.明.龍子猶《殺狗》第六齣:「呸!破蒸籠不盛氣。他是孫大哥家裡使喚的,我每吃酒,他來伏事的,到與他結義做朋友,沒志氣。」
偏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瞞他人而私下得到的好處。如錢財、物品等。《西遊》第二五回:「阿彌陀佛!既是偷了四個,怎麼只拿出三個來分,預先就打起一個偏手?」《平妖傳》第九回:「內中有個出尖的奸猾老兒,與主文先生私講,得了些偏手於中,一力擔當攛掇。」
搏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搏鬥、奮戰。《史.卷七三.白起王翦列傳.白起》:「趙括出銳卒自搏戰。」《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李廣》:「陵搏戰攻之,千弩俱發,應弦而倒。」
報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治安單位或有關部門登報告遺失財物,以便找尋。如:「既然已經報失了,就安心的等候回音吧!」《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六回:「丟了東西,應該就地報失追查,怎麼反到京裡去設法呢?」
對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答事狀,陳述案情。《史.卷一○一.袁盎傳》:「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見竇嬰,為言吳所以反者,願至上前口對狀。」《明史.卷一九九.李鉞列傳》:「鉞累疏力爭,帝皆不納,至責以抗旨,令對狀。鉞引罪乃罷。」
搏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捉影子。比喻不可捉摸。《史.卷一一二.主父偃傳》:「夫匈奴之性,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影。」也作「搏景」、「捕影」。
鱉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因有事不能抒發而感到煩悶。《老殘遊二編》第五回:「十成裡也有兩成是姨太太,把正太太鱉悶死了的。」
道德真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老子《道德經》,後用來泛稱道教的經典。《西遊》第一回:「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
頭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髮。元.楊訥《西游》第一齣:「他把他頭梢揪住,風悄悄水聲幽蒲葦枯。」元.無名氏《黃花峪》第二折:「我若還撞著你,揪住頭梢,揝住領戲。」也作「頭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