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94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量度。唐.韓愈〈感春〉詩五首之二:「孤屢闋莫與和,寸恨至短誰能裁。」
一目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目了然」條。 01.《醒世恆言.卷一一.蘇小妹三難新郎》:「東坡看了兩三遍,一時念將不出,只是沉。小妹取過,一覽了然。」
撥亂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喻世明言.卷三二.遊酆都胡母迪詩》:「今天運將轉,不過數十年,真人當出,撥亂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婉轉、滑潤。唐.元稹〈善歌如貫珠賦〉:「斷章而離離若間,引妙囀而一一皆圓。」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齣:「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鶯歌溜的圓。」
一舉兩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者乎?楚王甚愛之,病,故使人問之,曰:『誠病乎?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與不思,誠思則將吳。』今軫將為王吳。王不聞夫管與之說乎?有兩虎諍2>人而鬥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3>;人者,甘餌4>也。今兩虎諍人而鬥,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齊、楚今戰,戰必敗。敗,王起兵救之,有救齊之利,而無伐楚之害。計聽知覆逆者,唯王可也。計者,事之本也;聽者,存亡之機。計失而聽過,能有國者寡也。故曰:『計有一二者難悖也,聽無失本末者難惑。』」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東觀漢記.卷八.耿弇列傳》。 (2) 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任意、隨便。通「漫」。唐.姚合〈送王求〉詩:「願君似醉腸,莫謾生憂慼。」宋.辛棄疾〈上西平.九衢中〉詞:「凍應笑,羔兒無分謾煎茶。」
半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會兒、片刻。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我這裡低著頭沉了半晌,他那裡不轉睛瞅了我一會。」《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劉官人打門,他那裡便聽見?敲了半晌,方纔知覺,答應一聲:『來了!』起身開了門。」也作「半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皺眉。如:「顰眉」、「顰蹙」。唐.李白〈怨情〉詩:「美人捲珠簾,深坐顰蛾眉。」唐.李賀〈夜坐〉:「西風羅幕生翠波,鉛華笑妾顰青娥。」
唧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機杼聲或嘆息聲。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2)形容嘆息聲。唐.白居易〈琵琶行〉:「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3)形容蟲鳴聲。唐.王維〈青雀歌〉:「猶勝黃雀爭上下,唧唧空倉復若何。」唐.李郢〈宿杭州虛白堂〉詩:「秋月斜明虛白堂,寒蛩唧唧樹蒼蒼。」(4)形容鳥鳴聲。唐.劉禹錫〈鶗鴂〉:「如何上春日,唧唧滿庭飛。」(5)形容哭泣聲。宋.蘇軾〈岐亭〉詩五首之一:「醒時夜向闌,唧唧銅缾泣。」
木已成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叟曝言.第九回》水夫人不覺慘然1>,沉2>了一會,說道:「據你說來,則木已成舟,實難挽回了!但收之則非禮,棄之則不情。聽憑他自去主張,只不要向我說,省我生氣!」當命紫函扶起田氏,喝令素臣起去。 〔注解〕 (1) 慘然:憂戚哀傷的樣子。 (2) 沉:深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