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甘之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不重綵,雖有五臺之游,未嘗一日登翫。吾欲因而賜之以書,增之以封:東至於勾、甬,西至於檇李,南至於末,北至於平原,縱橫八百餘里。越王乃使大夫種賫葛布十萬,甘蜜九欓,文笥七枚,狐皮五雙,晉竹十廋,以復封禮。吳王得之,曰:「以越僻狄之國無珍,今舉其貢貨,而以復禮,此越小心念功,不忘吳之效也。夫越本興國千里,吾雖封之,未盡其國。」子胥聞之,退臥於舍,謂侍者曰:「吾君失其石室之囚,縱於南林之中。今但因虎豹之野,而與荒外之草。於吾之心,其無損也。」吳王得葛布之獻,乃復增越之封,賜羽毛之飾、机杖、諸侯之服。越國大悅。采葛之婦傷越王用心之苦,乃作〈苦之詩〉,曰:「葛不連蔓棻臺臺,我君心苦命更之。嘗膽1>...
美輪美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9.《廣東通志.卷六○.藝文志二》引明.陳贄〈番山亭記〉:「巡撫嶺南兵部亞卿平西揭公、侍御富春周公、蘇盛公,命番禺知縣嚴遜,以海舶餘材重構焉。不旬日而亭告成。渠渠翼翼,美輪美奐,視昔有加。」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ò yóu zì qǔ釋義︰即「咎由自取」。見「咎由自取」條。 01.《飛龍全傳.第一一回》:「那娘聽了,叫苦不迭,淚落如珠;欲要舉動聲張,怎奈他(禍)由自取,眾所不容。」 參考詞語︰孽由自取注音︰ㄋ|ㄝˋ |ㄡˊ ㄗˋ ㄑㄩˇ漢語拼音︰niè yóu zì qǔ釋義︰即「咎由自取」。見「咎由自取」條。 01.清.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雲貴奏稿.卷四.保山哨匪輸誠獻犯仍飭嚴拿摺》:「倘敢負固不服,則是孽由自取,定予剿洗無遺。」
錦上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並擅行、草書。涪,音ㄈㄨˊ。〔參考資料〕 ■《祖堂集.卷九.羅山和尚》因鄭十三娘,年十二,隨一師參見西院大溈和尚。纔禮拜起,大溈問:「這個師什摩處住?」對云:「南臺江邊。」溈山便喝出。又問:「背後老婆子什摩處住?」十三娘放身進前三步,叉手而立。溈山再問:「這老婆子什摩處住?」十三娘云:「早個對和尚了也。」溈山云:「去去。」纔下到法堂外,師問十三娘:「尋常道我會禪,口如鈴相似。今日為什摩大師問著總無語?」十三娘云:「苦哉!苦哉!具這個眼目也道我行腳,脫取納衣來與十三娘著不得。」十三娘後舉似師,便問:「只如十三娘參見大溈,與摩秪對,「還得平穩也無?」師云:「不得無過。」娘云:「過在什摩處...
暮鼓晨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朝鐘暮鼓注音︰ㄓㄠ ㄓㄨㄥ ㄇㄨˋ ㄍㄨˇ漢語拼音︰zhāo zhōng mù gǔ釋義︰即「暮鼓晨鐘」。見「暮鼓晨鐘」條。 01.唐.李咸用〈山中〉詩:「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挂情。」(源) 02.明.梁辰魚《浣紗紀.第四齣》:「百尺高臺面太湖,朝鐘暮鼓宴蘇。」 參考詞語︰晨鐘暮鼓注音︰ㄔㄣˊ ㄓㄨㄥ ㄇㄨˋ ㄍㄨˇ漢語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釋義︰即「暮鼓晨鐘」。見「暮鼓晨鐘」條。 01.宋.孫吳會〈摸魚兒.八窗空〉詞:「但目斷、煙蕪莽蒼連平楚。晨鐘暮鼓。」 02.清.平步青《霞外攟屑.卷八下.宋荔裳廉使女》:「晨鐘暮鼓流光易,荏苒今年三十二。」 參考...
優柔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陳子龍〈恢復有機疏〉:「其始也,皆起於息一二武臣,以至凡百政令,皆近於優柔而寡斷,弛緩而不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熟悉、知曉。如:「不諳水性」。唐.王建〈新嫁娘詞〉三首之三:「未諳食性,先遣小嘗。」《老殘遊記》第一四回:「只因但會讀書,不諳世故,舉手動足便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擔、受得住。如:「弱不禁風」、「禁不起風吹日晒」。《紅樓夢》第五一回:「小娘們冷風朔氣的,別人還可,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住?就連寶兄弟也禁不住!」
指桑罵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六二回中有一段寫到李瓶兒因為兒子官哥兒被五娘潘金蓮房裡的貓嚇著,結果病死了,因此傷心臥床不起。王子來探望她時,丫環如意兒趁機抱怨說這都是五娘養的貓惹的禍,五娘不但不認錯,反而在李瓶兒兒子死後,每日在「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這裡用的就是「指桑罵槐」的成語。「指桑罵槐」,有時亦作「指桑說槐」,例如《紅樓夢》第一六回寫到了王熙鳳向賈璉訴說賈府裡管家奶奶的難纏。自己要做錯了一點小事,這些人就要拿來當笑話;要是自己稍有偏心,這些人就會「指桑罵槐」的抱怨。因為王熙鳳是主人家,所以這些下人要抱怨,也只好指著桑樹罵槐樹了。這句成語有更通俗的說法,例如「指豬罵狗」、「指著和尚罵禿子」等,都是一樣的...
歷歷在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高啟〈蘇雜詠序〉:「偶得郡志閱之,觀其所載山川、臺榭、園池、祠墓之處,余向嘗得於煙雲草莽之間為之躊躇而瞻眺者,皆歷歷在目。」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