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假蓬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要於葉背產。子座小,約25微米寬。分生子成束。橄欖色,頂端灰白,不分支,0–2個隔膜,頂端圓錐狀至半截形,10–40×2.5–4.5微米,分生子痕不明顯。分生子倒棍棒狀至圓筒狀,透明,3–9個不明顯的隔膜,頂端略呈針狀至微鈍,基部截形或近截形,35–55×2.5–3微米,子痕不明顯。

鳳山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於葉片上下表面皆有,明顯,圓形至半圓形,中央白色或灰棕色,具有深棕色邊緣,散佈狀或互相融合,長15–45公厘,寬4–12公厘。於葉片下表皮產。無子座或子座小,由數個棕色小細胞組成。分生子梗2–7根成束,很少單生,筆直至稍彎曲,無分支,1–5個分隔,有時隘縮,0–2個膝狀彎曲,棕色,朝頂端顏色及寬度漸減,15–45×4–5微米。分生子淺棕色,倒棍棒圓筒狀,筆直或稍彎曲,2–9個隔膜,隔膜處有時隘縮,頂端圓滑,基部略呈截形,25–94×4–5微米。
仙丹花生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不明顯,角型或不規則型,具有不明顯的邊界,於上表皮呈現紅棕色,下表皮則呈黃棕色,中央灰白,具暈環,經常受葉脈侷限,散佈狀,3–14厘米寬,有時會互相融合。於葉片下表皮產,不明顯。子座缺乏或稀疏,分生子梗2–8根聚集成束,由氣孔突出,棕色,顏色均一,單生或具分支,直立或稍呈波浪狀,0–2個膝狀彎曲,3–5個分隔,分隔處隘縮,頂端圓滑狀或圓錐形截斷,38.5–78×3.5–5微米;子痕不明顯。分生子倒棍棒狀,淺橄欖棕色,筆直或稍彎曲,3–10個分隔,頂端鈍狀至尖細,基部倒圓錐形截斷,44–138×3.5–5微米。
斑鳩菊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無明顯邊界。於葉背的不規則病斑處產。無子座。分生子梗鬆散叢生狀,大多為6–9根,可達20根成束,由氣孔處突出,灰橄欖棕色至淡棕紅色,頂端灰白,具有分隔,具分枝,近頂端處較寬,筆直或彎曲,或在頂端處呈波浪狀,尖端圓形或近截形,40–100×4–6微米,子痕未增厚。分生子橄欖色,圓筒狀至圓筒棍棒狀,大多筆直,呈鏈狀,經常在支鏈處具1–9個隔膜。部分“Y”形分生子有一個或兩個隔膜,經常於隔膜處隘縮,基部截斷倒圓錐形,頂端圓鈍,18–80×4–6微米,子痕未增厚。

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半球型或不規則狀,灰棕色或灰色,具有深色邊緣,3–8厘米寬。於上下葉表皆會產,但主要於葉片下表面。子座不規則狀,棕色,填滿氣孔,可達90×60微米。分生子梗於子座上密集叢生,半透明或極淺橄欖色,寬度不一致,少有分隔,頂端窄圓滑狀或略截型,末端常著生未成熟的子,5–30×1.5–3微米;子痕未增厚。分生子無色至半透明,針狀,倒棍棒狀或線狀,略筆直或多樣的彎曲,2–8個分隔,頂端尖細,基部倒圓錐狀或截型,15–70×1.5–3微米。
破布烏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葉斑或不明顯。主要於葉片下表面產,黃色,於整個葉背表面不規則蔓延。無子座。外有大量二次菌絲:由子座上產生,橄欖棕色,平鋪,分支緊密,多分隔,分隔處有時稍縊縮,寬2–4微米。分生子梗於二次菌絲的末端或側邊產生,有時由緊密連續的細胞上產生約10個產梗而形成假束狀,單支,無膝狀彎曲,0–1個分隔,10–20×4–5微米;分生子痕可見,但不增厚。分生子淡橄欖色至棕色,倒棍棒狀至倒棍棒圓筒狀,筆直或稍彎曲,1–11個隔膜,有時在隔膜處稍縊縮,頂端微鈍或圓形,基部倒圓錐形截斷,20–150×4–4.5微米;子痕不增厚。

鞭藤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橢圓形,寬3–5毫米,淡褐色到深褐色。主要於葉背產。無二次菌絲。子座半球形,由黑褐色細胞組成,寬50–70微米,可達40微米高。分生子梗密集叢生,圓柱形,褐色,不分枝,無膝狀彎曲,0–2個分隔,頂端截形,長度短僅5–20微米,寬4–6微米;分生子痕不明顯。分生子圓柱形或稍棍棒狀,少有倒棍棒狀,略筆直或彎曲,無色,有不明顯的3–5個隔膜,壁薄且光滑,頂端圓滑,基部截形,55–70×4–5微米;子痕不明顯。

千日紅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近圓形至橢圓形,寬2–10毫米,中央白色或灰色,紅色邊緣,外有黃暈。主要由葉背產。無子座。分生子梗至多6根成束,橄欖色,朝頂端漸細,0–2個隔膜,不分枝,0–1個膝狀彎曲,頂端近截形,20–30×3.5–4微米,分生子痕未增厚。分生子半透明至很淡的橄欖色,圓筒狀至圓筒形針狀,筆直或稍彎曲,4–7個隔膜,頂端略尖細至微鈍,基部近截形或倒圓錐形截斷,30–90×2.5–4微米;子痕未增厚。

臘腸絲皮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實體扁平形,貼生,膜質的,40-150微米厚。子實層表面暗橄欖黃、淺橄欖黃或者象牙黃,平滑,泛佈裂痕; 邊緣同色或較淡,相當決然,有時稍微蛛網狀。單系菌絲; 菌絲含扣子體。菌絲層均一,主要由底層組成,結構緊實,厚達大約12微米,有時不明顯; 菌絲平行,無色,剛直,黏結,2.5-3.5微米寬,薄壁或稍微厚壁。子實層結構或多或少緻密,加厚; 菌絲或多或少垂直,無色,或多或少黏結,不明顯,有點彎曲,1.8-3.5 微米寬,薄壁。囊狀體數多,稍微突出或隱沒,錐形或紡錘形,稍微彎曲,有時含有黃色分泌物,25-50 × 8.5-12.5微米,薄壁。擔子近花瓶形或近棒狀,常含油滴,17-27 × 7-8....
落花生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近圓形或不規則形,寬1-5 mm,深褐色或幾近黑色,周圍常有黃色暈環。產於上下葉表皆可見,除初期病斑大多於上葉表。子座小,深褐色,寬20-30 μm。分生子梗5-10隻成束,淡金黃色,寬度不規則,隔膜0-2個,有0-1個膝狀彎曲,不分支,頂端圓或有截形,20-45 x 3-5 μm。分生子半透明至淺橄欖色,倒棍棒形至圓柱形,筆直或略為彎曲,隔膜3-12個,頂端略尖或略鈍,基部截形,40-100 x 3-4 μm。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