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賈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西元30~101),字景伯,東漢扶風平陵(今陝西省咸陽縣西北)人。賈誼九世孫。通五經及《左傳》,兼明五家《穀梁》之說。永平中,獻《左氏傳解詁》及《國語解詁》,與班固等同校祕書。所著有《經傳解詁》及《論難等百餘萬言》。(2)字梁道,三國魏襄陵(今山西省襄陵縣)人,生卒年不詳。賈充之父。漢末為絳邑長,深得民心;魏文帝時為豫州刺史,奏請撤職放縱不法的官吏,曹丕稱他為「真刺史」。因開通河渠二百里,故又稱為「賈侯渠」。
|
太行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起自河南省濟源市,向北綿延至北京市門頭溝區,全長約四百餘公里,山體若斷若續,山名隨地而異。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分界,也是山西與河北、河南兩省的界山。
|
閼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戰國時韓邑,在今山西省和順縣西北。
|
郭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傳處幹部胡平起草),號召知識分子鑽研學術。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根據其遺囑,郭的骨灰灑在山西昔陽縣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中。 文學觀點 郭沫若利用詩歌和歷史劇作為自己的武器,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對理想的狂熱追求和火山爆發式的熱情。《女神》一書即展現出郭沫若浪漫奔放的火熱情懷。此外,郭沫若從階級本質劃分了革命文學與反革命文學的界限:『你是反對革命的人,那你做出來的文學或者你所欣賞的文學,自然是反對革命的文學,是替壓迫階級說話的文學;……你假如是贊成革命的人,那你做出來的文學或者你所欣賞的文學,自然是革命的文學,是替...
|
做東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221)統一天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2) 晉:晉國,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3) 鄭:周朝諸侯國之一。故址位於今河南省新鄭縣。
(4) 執事:執掌事務的人。
(5) 鄙遠:指秦國若得鄭地以為國,則須越過晉國之地。
(6) 倍:增加。阮元之校勘記言此字當作「陪」。
(7) 舍:通「捨」,放棄、捨棄。
(8) 東道主:東邊道路上寄寓之所的主人。此指鄭國可以作為秦國東方寄寓之所的主人,以招待秦國往來的使者。
(9) 行李:即「行理」,掌管外交之使臣。
(10) 共:音ㄍㄨㄥ,通「供」...
|
剛戾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時楚國人,伍奢之父,生卒年不詳。為楚莊王所寵幸之臣。
(5) 晉: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及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6) 先縠: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又稱原縠,因食采於彘,故又稱彘子。縠,音ㄏㄨˊ。
(7) 剛愎: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愎,音ㄅ|ˋ,任性、固執。
(8) 君而逃臣:楚莊王為君,晉師統帥為臣,君畏臣而逃。
(9) 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後用來泛稱國家。
(10) 病:以此為憂,為其所困。
(11) 次:駐紮。
(12) 管:鄭國地名,地約在今河南省鄭縣。〔參考資料〕 《...
|
因勢順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注解〕
(1) 魏: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2) 趙: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3) 韓: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介於魏、秦、楚三國之間,為兵家必爭之地,後為秦所滅。
(4) 齊: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
(5) 田忌:生卒年不詳,戰國齊人。曾推薦孫臏於齊王。後魏將龐涓攻趙都邯鄲,其領兵圍魏救趙,並用孫臏計,大敗魏軍於桂陵。
(6) 大梁:戰國時魏國首都,地約在今河南省開封縣。
(7) 龐涓:戰國時魏將...
|
剛愎自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時楚國人,伍奢之父,生卒年不詳。為楚莊王所寵幸之臣。
(5) 晉: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及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6) 先縠: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又稱原縠,因食采於彘,故又稱彘子。縠,音ㄏㄨˊ。
(7) 剛愎: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愎,音ㄅ|ˋ,任性、固執。
(8) 君而逃臣:楚莊王為君,晉師統帥為臣,君畏臣而逃。
(9) 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後用來泛稱國家。
(10) 病:以此為憂,為其所困。
(11) 次:駐紮。
(12) 管:鄭國地名,地約在今河南省鄭縣。〔參考資料〕 《...
|
令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春秋時晉地,故城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
|
恐後爭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國固必有尸盟者,楚為晉細,不亦可乎?」乃先楚人。 〔注解〕
(1) 晉: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2)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3) 爭先:爭執於歃血盟誓的先後。
(4) 狎:音ㄒ|ㄚˊ,更也,交換。 2、「恐後」:《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王莽知漢中外殫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憚,生其姦心;因母后之權,假伊周之稱,顓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詐謀既成,遂據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稽首1...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