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30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服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君臣服裝上,表示官階身分的紋飾。根據古書上記載,虞舜時代,參酌更早於虞的典章制度,用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彞、藻、火、米、黼、黻等十二種花紋作為紋飾,用在君臣的服裝上。後來歷代都仿行,故稱為「服章」。《左傳.宣公十二年》:「君子小人,物有服章。」晉.杜預.注:「尊卑別也。」
寸男尺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女、小孩。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自家潞州高平縣下馬村人氏,姓張名秉彛,渾家郭氏,嫡親兩口兒家屬,寸男尺女皆無。」
葫蘆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流行於中國西南、佤、傣、怒、納西、拉祜、苦聰等少數民族中的多管型簧管樂器,以葫蘆為笙斗,上插五至七根管狀笙苗,笙苗下部嵌有長二厘米、寬零點二厘米的竹質或銅質簧片,每根笙苗中部設一按孔,下端透空為底部按孔。有的在低音笙苗頂端套一或兩個葫蘆,有的橫設一竹筒為增音器,葫蘆細端穿孔為吹口,在葫蘆細端接一長管以便邊吹邊舞。演奏時,雙手抱笙斗,左手拇指按第二管上孔,食指按第一管上孔,無名指兼按第三、第四管;右手食指按第五管上孔,拇指兼按各管底孔,吹吸皆可發音,每管可發二至三音。高音葫蘆笙音色明亮清脆,中音葫蘆笙音色圓潤柔和,低音葫蘆笙音色渾厚低沈,能奏雙音、三音或四音和音與和弦,常用持續低音和高低...
《中國大百科.音樂舞蹈》、《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
披肝露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屈箕潁6>之高,式允幽明之願。基命宥密,如□如升,推帝居歆,創業垂統。殊徽號,改服色,建都邑,敘倫,薄賦輕徭,慎刑恤獄,除繁苛之政,興清靜之風,去無用之官,省相監之職。奇才間出,盛德無隱,星精雲氣,共趨走於階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亞丁灣(Aden Gulf)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瀝肝呈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屈箕潁6>之高,式允幽明之願。基命宥密,如□如升,推帝居歆,創業垂統。殊徽號,改服色,建都邑,敘倫,薄賦輕徭,慎刑恤獄,除繁苛之政,興清靜之風,去無用之官,省相監之職。奇才間出,盛德無隱,星精雲氣,共趨走於階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漫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便、貿然。《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漫然視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敵,敗壞彞倫,滅絕天理,真狗彘之所不為也。」
襲以成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襲舊有的事物,且已成為一種習俗。明.朱彞尊《曝書亭集.卷六二.朱右傳》:「世代沿革,襲以成俗,無復古意。」
拉祜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雲南瀾滄江流域的臨滄、思茅兩地區。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彞語支。以農、牧、手工業為生。家庭多行一夫一妻制。男子婚後從妻居三年,或終身入贅。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
披肝掛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屈箕潁6>之高,式允幽明之願。基命宥密,如□如升,推帝居歆,創業垂統。殊徽號,改服色,建都邑,敘倫,薄賦輕徭,慎刑恤獄,除繁苛之政,興清靜之風,去無用之官,省相監之職。奇才間出,盛德無隱,星精雲氣,共趨走於階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