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99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納蘭容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世,年僅三十一歲。納蘭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澱區上庄皂甲屯。  納蘭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詞人,與朱尊、陳維崧並稱 "清詞三大家"。  娶妻兩廣總督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后誥贈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繼娶官氏,賜淑人。其妾顏氏,后納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選夢詞》.納蘭性德的主要成就在於詞。其詞現存348首,刊印為《側帽》、《飲水》集,后多稱《納蘭詞》,風格清新雋秀,哀感頑艷,有南唐后主遺風。他善於用自己的心眼,直視眼前之景,直抒心中之情,把人人得見又人人所難言的情景真切地傳達出來,創出未經人道的嶄新意境。他...
撥蠟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蠟灌鑄青銅器的方法。利用蠟的可塑性及加熱溶解的特性,先鑄造蠟塑模型,再將蠟模以黏土或沙覆蓋,製成鑄模,留下澆口及出氣孔。加熱時,蠟模熔化而流出。再將銅液注入,冷卻後,敲開鑄模,取出鑄品,加以整修,即得與蠟塑模型相同的青銅器。見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鐘&22471_.gif;鼎器辨》。也稱為「脫蠟灌鑄法」、「脫蠟法」。
反覆不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反覆無常」。見「反覆無常」條。01.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五.端平襄州本末》:「九月十日,聞王旻帶所納叛軍來,襄人熒欋反覆不常,而末如之何。」02.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一二:「且《諸司職掌》實國家典,萬世不可改易,況綸音在耳,未及再期,而吏部輒反覆不常,難於遵守。」
瀝膽隳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屈箕潁6>之高,式允幽明之願。基命宥密,如□如升,推帝居歆,創業垂統。殊徽號,改服色,建都邑,敘倫,薄賦輕徭,慎刑恤獄,除繁苛之政,興清靜之風,去無用之官,省相監之職。奇才間出,盛德無隱,星精雲氣,共趨走於階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攸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敗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憲章散紊,彞倫攸斁。」
白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雲南大理一帶,少數散居於四川、貴州等地。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未定,有人說屬彞語支,有人說應單立白語支。大多通用漢語文。產大理石,故白族的大理石手工藝品製作十分精美。漆器亦頗負盛名。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多信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也稱為「民家」。
拉祜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祜族使用的語言。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以及雙江、耿馬、景谷等地,以及緬甸、泰國境內。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彞語支。分拉祜納、拉祜熙兩種方言。元音有九個,除E外皆分鬆緊。聲調有高降、中平、低降、高升四種,有小舌部位的輔音,韻母以單元音為主。基本語序為主語在前,賓語居中,謂語在後。使用文字為拉祜文。
把飯叫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上端著飯不吃,卻還喊餓。比喻多此一舉。如:「他的行徑猶如把飯叫饑,大家心知肚明,何須再裝模作樣。」宋.蘇軾〈答程&22471_.gif;仲推官書〉:「所示自是一篇高文,大似把飯叫饑,聊發千里一笑。」
輝煌奪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彩耀眼。《隋唐演義》第二回:「只見四壁排列的,都是周彞商鼎,奇巧玩物,輝煌奪目。」
發兵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歸義:人名,即蒙歸義(西元697∼748),又作皮邏閣、魁樂覺。雲南蒙舍州(今雲南巍山)烏蠻(族先民)人。唐代南詔第四世王。開元十六年,父盛邏皮死,嗣為王。他即位之後,靠著唐王朝的扶持,統一六詔,建立了一個以雲南為中心,以族、白族先民為主體的南詔王國,並臣屬於唐王朝,成為唐王朝的西南屏障。 (2) 師:軍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