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靈福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扑籜,晚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宋廬陵人。工詩、詞、散文,所作文章,為世所重,是當時文壇領袖。官至密副使參知政事,卒諡文忠。
環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圓環的中心。比喻空虛而無是非的境界。《莊子.內篇.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舊唐書.卷一七四.李德裕傳.史臣曰》:「所可議者,不能釋憾解仇,以德報怨,泯是非於度外,齊彼我於環中。」
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泛指某一特定性質,具紐地位的地點。如:「地方圖書館是一般鄉鎮的文化中心。」
甕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破甕的口為窗。比喻貧寒之家。《禮記.儒行》:「篳門圭窬,蓬戶甕牖。」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折:「久淹在桑甕牖,幾時能勾畫閣樓臺?」
都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漢末始有此稱。三國時置都督諸州軍事,或領刺史,以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諸軍權位最重。晉、南北朝以後因之,名稱或稍更異,大抵掌理軍事及邊防重鎮。唐中葉以後,以節度使代之,都督之名遂廢。元置大都督府,統領諸衛。明改元之密院為大都督府,制與元同,然非晉唐舊制。也稱為「大鎮國」。
安非他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非他命是一種中神經興奮劑,其作用類似人體內的腎上腺素。安非他命是在一八八七年首次被合成,一九二七年首次作為醫療用途之興奮劑及鼻塞吸入劑,在一九三七年首次用於治療過動兒,之後亦被用在治療肥胖、憂鬱及嗜睡病等病症。美國在一九六○年代有部分的使用者開始注射大量的甲基安非他命,此種濫用型態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及北歐普遍流行起來。我國自民國七十九年(1990)開始,學生、軍人、減肥者及駕駛者濫用安非他命的案例報告日增,有些學生使用安非他命來熬夜讀書,有些駕駛者則用來遠途開車,另有些人是為了喜歡服藥後的欣快及自信感而使用。
  在藥理學上,安非他命是屬於一種擬交感藥物,可刺激交感神...
腦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例如:呼吸、心跳、血壓控制等,可能也會引起永久性失去知覺甚至喪失功能。(註1) 延腦延腦又稱生命中,是對生命非常重要的器官,任何的因素毀損延腦,都可能會造成呼吸停止甚至死亡。延腦連接腦與脊隨,許多的感覺與運動神經都會通過腦幹到其他部位,或傳入脊隨,並且所有的傳導路徑都會經由此處。延腦的神經合是許多反射中的所在,包含呼吸中、血管收縮中
紀事本末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歷史事件為綱的史書體例。創始於宋代袁的《通鑑紀事本末》。將重要的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順序編寫,可補編年、紀傳體的不足。
麻痺不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麻木不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內容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經兩部分。是春秋戰國前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並為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在《黃帝內經素問》的〈痺論〉中記載痹症的症狀、病因、治療方法等。「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濇,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意思是說:「痺症」,是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溼等外邪侵襲後,氣血運行失常,因而引起肢體、關節等處疼痛、痠楚、麻木等的一種疾患。一般分成風寒濕痺和熱痺。風痺常導致關節疼痛;濕痺不只關節疼痛,嚴重的還會麻木失去知覺;熱痺會導致關節疼痛灼熱紅腫。所以「麻木不仁」本是種失去知覺的病狀,後來演變為一句...
五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東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昊、炎帝、少昊、顓頊、黃帝。《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漢.鄭玄.注:「五帝:蒼曰靈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黃曰含紐,黃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紀,顓頊食焉。」《楚辭.屈原.九章.惜誦》:「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與嚮服。」漢.王逸.注:「五帝謂五方神也,東方為太白皞,南方為炎帝,西方為少昊,北方為顓頊,中央為黃帝。」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