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二二八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近代史上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起因於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的一件圓環緝煙意外事件,而引發全島抗爭行動。這本只是要求懲凶的治安事件,未料卻變質為要求臺政改革的政治訴求,並致使朝野間呈現緊張關係,造成了以軍力強勢鎮壓的悲劇,留下了長期的社會傷痕。
|
情孚意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投意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馮衍〈與陰就書〉(據《後漢書.卷二八上.桓譚馮衍列傳.馮衍》李賢注引)衍聞神龍驤首1>,幽雲景蒸,明聖修德,志士思名。是以意同情合,聲比2>(則)〔相〕應也。伏見君侯忠孝之性,慈仁殷勤,論議周密,思慮深遠。顧以微賤,數蒙聖恩,被侯大惠。衍年老被病,恐一旦無祿,命先犬馬,懷抱不報,齎恨入冥,思剖肝膽,有以塞責。方今天下安定,四海咸服,蒙恩更生之臣,無所效其死力。側聞東平、山陽王壯當之國,擇除官屬,衍不自量,願侯白以衍備門衛。 〔注解〕
(1) 驤首:抬頭,比喻意氣軒昂。驤,音ㄒ|ㄤ,仰起。
(2) 比:音ㄅ|ˋ,和諧。
|
短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光或見識狹窄而膚淺。如:「他目光短淺,沒有深遠的計畫,成不了大事的。」
|
深計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慮深遠周遍。宋.蘇軾〈諫實浙燈狀〉:「此實陛下至明至斷,所以深計遠慮,割愛為民。」也作「深思極慮」、「深思遠慮」。
|
並驅齊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並駕齊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朝文人劉勰的《文心雕龍》一書,主要在論述文章的體制以及文學源流、原理、批評方法等,對後世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有很深遠的影響。其中〈附會〉一篇闡述文章結構要首尾一貫,文意要緊密充實的寫作道理。說明寫文章必須先構思文章的架構,因為文章並沒有固定的格式規範,寫作時的思緒也是變化多端,如果一開始不先做好全面的安排,文意一定會相當混亂,也就不可能寫出好的文章,所以一定要先認識文章的條理。劉勰用駕馭馬車來比喻構思的重要性:「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意思是說:這就有如四匹馬拉車,每匹馬的力道不一,但韁繩如能操作得像琴弦一樣和諧的話,四匹馬就能...
|
戰國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先、敬奉神明及擁有良好的德行,作為人民的表率。孔子的理念不僅受到當時君主的推崇,也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諸子百家除了孔子的儒家之外,也出現了諸子百家。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楊朱學派的為我、貴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墨子(約前479年—前381年)的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韓非(重法,法家集大成者)、申不害(重術)、慎到(重勢)的法家自立一見,厲行嚴刑峻法。張儀、公孫衍、蘇秦和范蠡等縱橫家,以謀略游說天下。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為儒家在秦後的地...
|
喬伊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說中的人物。觀點儘管喬伊斯一生大部分時光都遠離故土愛爾蘭,但早年在祖國的生活經歷卻對他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愛爾蘭為背景和主題。他所創作的小說大多根植於他早年在都柏林的生活,包括他的家庭、朋友、敵人、中學和大學的歲月。喬伊斯是用英文寫作的現代主義作家中將國際化因素和鄉土化情節結合最好的人。著作 《室內樂》(詩集,1907年) 《都柏林人》(短篇小說集,1914年) 《流亡》(劇本,1915年) 《一個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小說,1916年) 《尤利西斯》(小說,1922年) 《芬尼根的蘇醒》(小說,1...
|
情同意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投意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馮衍〈與陰就書〉(據《後漢書.卷二八上.桓譚馮衍列傳.馮衍》李賢注引)衍聞神龍驤首1>,幽雲景蒸,明聖修德,志士思名。是以意同情合,聲比2>(則)〔相〕應也。伏見君侯忠孝之性,慈仁殷勤,論議周密,思慮深遠。顧以微賤,數蒙聖恩,被侯大惠。衍年老被病,恐一旦無祿,命先犬馬,懷抱不報,齎恨入冥,思剖肝膽,有以塞責。方今天下安定,四海咸服,蒙恩更生之臣,無所效其死力。側聞東平、山陽王壯當之國,擇除官屬,衍不自量,願侯白以衍備門衛。 〔注解〕
(1) 驤首:抬頭,比喻意氣軒昂。驤,音ㄒ|ㄤ,仰起。
(2) 比:音ㄅ|ˋ,和諧。
|
看花走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愉快的心情。(二)清朝人吳喬寫了一本名為《圍爐詩話》的書,闡述自己對歷代詩作的看法。他認為:唐詩情意深遠、詞語委婉,所以會有即使品味許久,也無法了解其真正義含的情況;如果只是像走馬看花那樣看過,就跟沒讀一樣。「走馬看花」這個成語也可能直接摘自此書,用於比喻粗略、匆促地觀看,不能仔細深入了解事物。
|
沉博絕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意旨深遠,內容淵博,文辭華麗。漢.揚雄〈答劉歆書〉:「少不得學,而心好沉博絕麗之文。」《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傳二.胡天游傳》:「時四方文士雲集京師,每置酒高會,分題命賦,天游輒出數千言,沉博絕麗,見者咸驚服。」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