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金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像。《史記.卷一一○.匈奴傳》:「擊匈奴,得胡首虜萬八千餘級,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天傳》:「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
道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宋間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魏,鉅鹿(今河北省鉅鹿縣)人。幼隨法汰出家,後問學於鳩摩羅什和佛馱跋陀羅。以慧解著稱,在當時漢譯典籍未完備的情況下,常見人所未見,如立善不受報、頓悟成佛之義。著有《法華經疏》、《維摩經疏》、《法身無色論》、《佛無淨土論》等多種,可惜多已亡佚,現存的只有《法華經疏》(存二卷)、〈答王衛軍書〉一篇行世。
強詞昧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強詞奪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強詞奪理」原作「強詞昧理」。佛教約於東漢明帝時正式傳入中國,但一直僅流傳於北方,並未傳入江南。直到東漢末年,部分佛教徒為了躲避中原的戰亂,遷居吳地,佛教才隨之進入江南。據唐.神清《北山錄.卷三.合霸王》載,東吳孫權赤烏年間,天僧人康僧會為在江南弘法,來到建業,奉勸孫權信佛並建寺塔,顯佛骨舍利神蹟,於是孫權命人建塔十三座,自此篤信佛教。後來孫皓繼位,他暴虐無道,施行苛政,並要拆毀廟宇,褻瀆神佛。眾臣力勸不可,他們認為佛之能力跟其餘眾神不同,且佛塔是先王所建,若輕易拆毀,恐怕會遭到天譴,到時就後悔莫及了。孫皓因此猶豫不決,決定派張昱先去會見僧會,試探...
除舊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除舊的,換成新的。晉.僧朗〈又報南燕王慕容德〉:「彗者除舊更新之象,奎婁為魯之分野。」也作「除舊布新」。
本無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晉般若學中的流派。對本無宗的內容及創立者一般認為有兩派。一為道安所立,主張一切諸法本性空寂,頗能掌握般若空的涵義。一為法深所立,把「無」理解成形上的本體,為萬有的根本。
佛圖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一位高僧的法號。本姓帛,西域人,九歲出家,並曾兩度到罽賓學法,晉懷帝永嘉四年來洛陽,時年七十九歲。由於他學識淵博,一時名德如釋道安、法雅等皆來受學,門下受業的常有數百人。洛陽一帶也由於他的影響,競造寺院,僧人甚眾。後趙建武十四年圓寂,年一百一十七歲。
邯鄲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2~?)一名,字子叔,東漢潁川人。著有小說《笑林》三卷。為後世俳諧文之權輿。
海內尋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述了二郎神收服豬八戒的故事。在《西遊記》中,豬八戒與孫悟空、沙悟淨同為唐三藏的弟子,護送唐三藏前往天取經。相傳豬八戒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帥,因觸犯天條,被貶入凡間,不慎投胎為豬,但仍有神通。豬八戒天性貪食好色,曾化身男子前往高家莊提親,後被視破,遭到收伏。因為豬八戒什麼都不怕,只怕二郎神的哮天犬,故吳昌齡以此傳說作為題材,寫了這齣雜劇。在曲詞中,吳昌齡描寫閨女待嫁,但姻緣天定不能強求,苦無對象只好蹉跎青春的幽怨心情,用「海內尋針」來形容如意郎君難以尋覓。這裡的「海內尋針」意同「海底撈針」,另外明代朱權的《荊釵記》也用了「東海撈針」,意思也是一樣的。如果要追探更早的典源線索,唐代道世所編的《法苑珠...
疏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和尚、道士在誦經前,向神前焚化的禱詞。《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次日,取出中天、下天兩個疏頭換過。」《紅樓夢》第六二回:「還有幾處僧尼廟的和尚姑子送了供尖兒,並壽星、紙馬、疏頭。」也作「疏辭」。
退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退敵人。《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糜進曰:『今兵臨城下,且當商議退敵之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