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靡靡之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靡靡之音」。見「靡靡之音」條。01.明.沈寵綏《度曲須知.索題評》:「古曲聲情,雄勁悲激,今則盡是靡靡之響。」
郁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香氣濃烈。《文選.曹植.洛神賦》:「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一四》:「臣聞郁烈之芳,出於委灰;繁會之音,生於絕。」
利名韁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引)宴堂深。軒楹雨,輕壓暑氣低沈。花洞彩舟泛斝,坐繞清潯。楚臺風快,湘簟冷、永日披襟。坐久覺、疏脆管,時換新音。 越娥蘭態蕙心。逞妖豔、昵歡邀寵難禁。筵上笑歌間發,舄履交侵。醉鄉歸處,須盡興、滿酌高吟。向此免、名韁利鎖,虛費光陰。
掣襟露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慚色,不辭而去。
董西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金董解元作,為諸宮調中最成熟的作品。重新譜寫元稹鶯鶯傳故事,而改以團圓結局,為後來各種西廂記所本。以別於王實甫的西廂記,故稱為「董西廂」。也稱為「索西廂」。
摵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葉片掉落的聲音。唐.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詩:「先拂商後角羽,四郊秋葉驚摵摵。」
愔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深靜的樣子。南朝梁.柳惲〈長門怨〉:「玉壺夜愔愔,應門重且深。」清.朱孝臧〈鷓鴣天.野水斜橋又一時〉詞:「新雪涕,舊詩,愔愔門館蝶來稀。」
鰥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續
目送手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眼睛追視著遠去飛鳥的同時,手仍不斷的撫弦彈琴。語本《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五首之四》:「目送歸鴻,手揮五。」原用以形容人能手眼並用、俯仰自得的神態。後來也用來比喻技藝精熟,能兩面兼顧,揮灑自如的境界。如:「藝術的創作若經不斷的磨練,總可臻情技交融,目送手揮,無所窒礙的境界。」也作「手揮目送」。
鶯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妓妾。元.張養浩〈寒食遊廉園〉詩:「花柳巧為鶯燕地,管遙遞綺羅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