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縱虎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人喪妻,遺有二子一女,養育甚辛苦,後來他遇到一個美麗女子,雖然對她不甚了解,卻因貪圖美色,便娶她續,有天他因公事外出,回家之時,看到一頭大狼衝門而出,將他嚇得要死,進屋一看,發現子女都已被吃掉,他才明白那個美女原來是狼妖。故事末,作者藉異史氏之口評論這件事,說:「士則無行,報亦慘矣。再娶者,皆引狼入室耳;況將於野合逃竄中求賢婦哉!」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品行,任意續,都是引狼入室、自招禍患的行為。
但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相和歌。即演唱時不用樂器伴奏而加幫腔,由徒歌發展而成。《晉書.卷二三.樂志下》:「但歌,四曲,出自漢世。無節,作伎最先唱,一人唱,三人和。」
柴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料普通的木材。多別於硬木、花梨等而言。《兒女英雄傳》第四回:「走進院子來,看了看,原來是一溜串兒瞎子,前面一個拿著一枝柴木子,中間兒那個拿著個破八角鼓兒。」
朋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朋友聚會飲酒。《晉書.卷九四.隱逸列傳.陶潛》:「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上聲。』」
跳躍紙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躍然紙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躍然紙上」是指書畫描繪的對象非常生動逼真,像在紙上跳動一般。如清代薛雪《一瓢詩話》中提到李商隱〈錦瑟〉詩,表達了一些自己比較獨特的看法。李商隱是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人。他的〈錦瑟〉詩全文是:「錦瑟無端五十,一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詩的解讀眾說紛紜,薛雪認為都是主觀的看法,因此他覺得全詩的妙處,應該就在起句「無端」二字,正由於「無端」這沒來由的思緒才會衍生出許多悲傷感歎;如果能這樣體會,則詩的神韻旨意,便「躍然紙上」了。
心閑手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既熟習,手又靈敏。《文選.嵇康.琴賦》:「於是器冷調,心閑手敏,觸批如志,唯意所擬。」
邯鄲故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錯誤的學習方法。見「邯鄲學步」條。01.元.王惲〈摸魚子.望都門〉詞:「歌事、正爾邯鄲故步,功名從此軒翥。」 
玉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也作「玉管」:(1)玉製的古樂器,用以定律。(2)泛指管樂器。北周.庾信〈春賦〉:「玉琯初調,鳴暫撫;陽春淥水之曲,對鳳迴鸞之舞。」唐.陳鴻《長恨傳》:「梨園弟子,玉琯發音,聞霓裳羽衣一聲,則天顏不怡,左歔欷。」
別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離情。唐.李咸用〈送別〉詩:「別意說難盡,離盃深莫辭。」宋.嚴仁〈鷓鴣天.一曲危斷客腸〉詞:「請君看取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
捉襟露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蒿萊,蓬戶甕牖,桷桑而無樞,上漏下濕,匡坐而歌。子貢乘肥馬,衣輕裘,中紺而表素,軒不容巷而往見之。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子貢曰:「嘻!先生何病也?」原憲仰而應之曰:「憲聞之:『無財之謂貧;學而不能行之謂病。』憲貧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匿,車馬之飾,衣裘之麗,憲不忍為之也。」子貢逡巡,面有慚色,不辭而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