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單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藝名。一種流行於北京、天津和東北等地的曲藝。由明清流行的時調小曲和岔曲合流後逐漸形成,初為三人或多人分別彈三弦、打八角鼓拆唱,稱為「八角鼓」。後由一人演唱並手持八角鼓司節奏,另由伴奏者彈三弦,所唱內容多為民間故事,稱為「單弦」。也作「單」。
側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辭豔麗。《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下.溫庭筠傳》:「能逐吹之音,為側豔之詞。」
譜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樂譜和以管弦。《紅樓夢》第五回:「此或詠歎一人,或感懹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譜入管。」
隱躍紙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躍然紙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躍然紙上」是指書畫描繪的對象非常生動逼真,像在紙上跳動一般。如清代薛雪《一瓢詩話》中提到李商隱〈錦瑟〉詩,表達了一些自己比較獨特的看法。李商隱是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人。他的〈錦瑟〉詩全文是:「錦瑟無端五十,一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詩的解讀眾說紛紜,薛雪認為都是主觀的看法,因此他覺得全詩的妙處,應該就在起句「無端」二字,正由於「無端」這沒來由的思緒才會衍生出許多悲傷感歎;如果能這樣體會,則詩的神韻旨意,便「躍然紙上」了。
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趁人危難時,加以陷害。參見「落井下石」條。宋.陸游〈感興〉詩:「下石紛紛驚俗薄,絕寂寂嘆吾衰。」
調絲品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吹、奏管弦樂器。明.湯顯祖《紫簫記》第一四齣:「自家鮑四娘,調絲品竹,蚤謝同心,挾筴追鋒,還推老手。」也作「調品竹」、「調弄管」。
渾不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火不思的別名。參見「火不思」條。明.蔣一葵《長安客話.渾不似》:「渾不似製如琵琶,直徑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皮絣同一孤柱。相傳王昭君琵琶壞,使胡人重造,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渾不似。』遂以名。《元史》以為火不思,今以為胡撥思,皆相傳之訛。」
輟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止砍斧。比喻若無知己,即不輕露其技。漢.揚雄〈解難〉:「是故鐘期死,伯牙絕破琴,而不肎與眾鼓。獿人亡,則匠石輟斤,而不敢妄斲。」
冥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冥而靜寂。《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三》:「中有冥寂士,靜嘯撫清。」《晉書.卷七二.郭璞傳》:「無巖穴而冥寂,無江湖而放浪。」
恰便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好像。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他每見管聲中巡玉輦,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